書名:王安憶(2001)。〈"上海味"和"北京味"〉《北京人.上海人》。香港:三聯。p.57-p.64。
作者介紹:
王安憶
上海人,1954年生於南京,次年隨母親茹志鵑遷至上海讀小學,初中畢業後赴安徽淮北農村插隊,後調地區文工團工作,1978年回上海,任《兒童時代》編輯。1978年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平原上》,1986年應邀訪美。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憶中短篇小說集》、《流逝》、《小鮑莊》、《小城之戀》、《錦鏽穀之戀》、《米妮》等小說集及《69屆初中生》、《紀實與虛構》等長篇小說。作品曾多次獲得全國優秀小說獎,98年並獲得首屆當代中國女性創作獎。
王安憶的小說,多以平凡的小人物為主人公,表現他們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經歷與情感。“理解”與“愛”是她的創作宗旨。在藝術表現上,她的早期小說多感情抒發,近期創作則趨於冷靜和細緻。
書摘:
1. 這是一個無賴的世界,生意人,工廠主,以及租界上的巡補房,如沒有黑幕的背景是寸步難行。
2. "拜老頭子",入幫會
3. 歐美的文化落生在粗鄙的江湖之中,得到一種巧妙的結合(p.60)
4. 上海是一個"機會"的世界,一夜之間,富人可變成窮人,窮人也可以變成富人
5. 北京使人想到"愛",北京人說"我愛北京",上海則令人想到機會."愛"這個詞於上海不適合的。(p.60-p.61)
6. 北京的貴族們有著遙遠的過去可供回想,上海的新人們則只有眼前,生存的競爭是那麼激烈,利欲之心日宵夜長,上海已沒有一點餘暇留給情感做遊戲了!因此,北京是一個人文的世界,上海則是一個功利場了。
7. 上海人有個理想,叫做"發財";北京人也有個理想,叫做"作官"
8. 上海,一百年的時間在歷史只是一瞬間,樣樣事情都好像發生在眼前,還來不及賦予心情。
9. 張愛玲筆下,失意是永恆的主題,夕陽西下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10. 白先永筆下,故事籠罩了濃郁的憶鄉與憶舊的情調
11. 賣相人和東西的商品味);外快(額外收入的投機味);軋朋友(結交朋友);噱頭(有趣/有辦法)
12. 一百年的上海就好像是一個短夢,留下了可怕的夢願和美麗的幻境,而身後江水長東流。
===============================================================END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