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09, 2004

人物:戴錦華(北大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教授)

戴錦華,女,1959年2月11日出生,漢族。

學術專輯

1973年9月—1978年9月,就讀於北京市西城區111中學;1978年10月—1982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1982年7月—1993年7月,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1992年被聘任為副教授;1993年7月—現在,任教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1997年10月被評審聘任為教授,2001年3月,任博士研究生導師。

專業特長:中國電影史及大眾文化研究。1982年一1993年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期間,曾開始文藝理論,文學作品選讀等課程。1987年主持參與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電影史論專業,開始中國西方電影理論史、中國電影史、電影大師研究等課程。1993年調入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開始《中國電影文化史》——分為1905—1949年、新中國電影、新時期電影三部分,西方電影理論史、文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等課程。1995年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建立中國第一個比較文化研究室,進行影視文化與大眾文化研究。1996年被聘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系兼職教授,每兩年一次在該校開設暑期密集型講習班。1997年,與美國杜克大學亞非系共同獲得美國 LUCE基金的支持,展開1997—2001年的“中國現當代大眾文化研究”計畫,獲資助建立大眾文化研究資料室。

出版專著:《浮出歷史地表——現代中國婦女文學研究》(與孟悅合著)、《電影理論與批評手冊》、《鏡與世俗神話——影片精讀十八例》、《鏡城突圍》(論文集)、《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猶在鏡中——戴錦華訪談錄》、《拼圖遊戲》(隨筆集)、《斜塔瞭望——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年》、《鏡城地形圖——當代文化書寫與研究》、《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

主編、撰寫《書寫文化英雄:世紀之交的文化研究》,選編《世紀之門——女性小說卷》。發表萬字以上論文300餘萬字,並被譯為英文、義大利文、韓文發表。

1994年被評選為北京大學“跨世紀青年學術骨幹”,1994年獲日本“世川良一優秀青年獎學基金”,1994年專著《浮出歷史地表》獲北京市高校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中青年優秀成果獎”,1996年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女性文學研究開創獎”,2000年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曾多次出國出境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開設專題課程,進行中國電影系列專題講座。



“轉引自文化研究網(http://www.culstudies.com)”

==================================================END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