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01, 2005

新週刊:名流炮轟--上海不是榜樣的26個說法

文章來源:http://www.sina.com.cn 2004/07/26 10:39 新週刊

  與上海淵源很深的李歐梵教授于2002年5月21日在華東師大的講演中說道:"不要與世界其他國家比,這種競賽是最糟糕的心態,這是一個最壞的現代性的表現,這是一個最不瞭解自己國家、城市的一種表現。你應該創造出自己的特色,讓別人尊重你的特色。"在新的一輪城市競爭中,開始有人意識到了:上海正在拷貝西方

  可是,另一輪模仿正在悄然興起:許多城市的新上任市長都必定會到上海打個轉

取點經。這一熱情隨著上海經濟的飛速發展越演越烈。可是,上海值得學習值得效仿嗎?上海可以學習可以效仿嗎?不同領域的專家和精英提出了自己旗幟鮮明的看法。

  讓別人去做歐洲的上海、南美的深圳吧――只要別人願意。我們只要做回自己!

  【方方】(作家,現居武漢): 沒有一座城市可是成為別的城市的榜樣

  上海當然不是榜樣。沒有一座城市可是成為別的城市的榜樣,就像每一個人沒有必要成為另外的一個人。

  上海的好,並非是它的城市外表比別人漂亮和繁華,而是比較起其他城市,她是一個多少講求遊戲規則的城市。跟上海人合作,雖然很煩他們的小氣和精明,但卻靠得住。

  但是,每一個城市都是獨特的,充滿著本土文化氣味的。一味地去模仿上海,屁顛屁顛地按照上海的模式來建設自己的城市,把自己城市原本固有的魅力一一拋棄,這是一些傻瓜官員們的喜好,是他們讓自己的城市變得不倫不類。我們只需要記住:上海就只是一個叫上海的城市。如此而已。(筆錄/夏楠)

   【葉兆言】(作家,現居南京): 上海和周邊城市已沒有大的區別

  我剛從上海回來,最深的一個印象就是:站在我住的賓館往下看,雖然正對著的已經是上海很寬的一條馬路了,但交通特別擁擠,人流量車流量之大讓人擔心,看來一個龐大的有車階層正在形成,如果維持現狀,以後不堪設想。不知道相關部門有沒有意識到這問題的嚴重性。

  這些年來上海和它的周邊城市已經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差別了,或者說:你在周邊城市看不出你是上海人,周邊城市的人在上海也沒人看得出他是外地人。有種說法"發展得快了就會失去特色",一個城市的特色那麼容易消失也就不是特色了。上海最鮮明的特色可能就是要保持一種動態,不斷地在發展、在變。(筆錄/未來)

  【朱大可】(文藝批評家,現居上海): 上海文化是租借文化

  上海不是沒有文化,但這個文化是面子文化、假領文化。《馬路天使》裏,趙丹衣服裏面露出雪白的領子,那是專給別人看的。而我們這些上海人,就是假領一族,像"塌底棺材"一樣沒有裏子。如今,這種外表的過度繁榮和內在的空洞,對比越來越強烈。

  與文化中心北京相比較,北京的電視業的從業人員5年前就到達了20萬,而上海至今還不知有沒有2萬人。全國的製片、美工、攝影,包括港臺地區的,全都在北京飄著找機會,上海的電視人,充其量只是供職於官方機構。上海的戲劇也在萎縮。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小劇場一度生根發芽,也出了張獻這樣的新銳劇作家。但現在,先鋒劇場也走向沒落了,著名的真漢咖啡劇場不得不賣掉了事,曾真實而美麗的泡沫一個個破滅了。

  上海的小說界只出了個王安憶,詩歌更是快完蛋了。而文學批評,已經是上世紀80年代的事了,喪失了先鋒性和前衛感。現在,上海連流行音樂也沒有了,更不用指望搖滾了。這可能不僅是上海的問題,但一些很有創新精神和銳氣的藝術家在上海不得不被"招安":瞿曉松去了音樂學院,馬原當了老師,格非跑去了清華……因為他們會感覺得自己整個被上海消解吸納掉了。在上海,一種強烈的規範意識在影響著每個人,個性是很難保持著它的銳利的。

  很多人說,上海可以容納任何人。不錯,但前提就是你不與任何人發生關係。我出生在上海,住在上海,生活在上海,但我在世界各地都有朋友,惟獨沒有上海的朋友,也與上海的文化沒有任何交流。這保持我自己的獨立性,得以從容地與世界交流。上海的文化環境很封閉,本質上是保守的,不宜成為國際大都市。而現在的建築格局還在加劇這種隔膜。30萬臺灣人在上海,認可上海,是因為上海的封閉使他們感覺安全和自在。

  上海想做成一個萬國博覽會,可惜這是租借文化。上世紀30年代的海派文化,海納百川,中國的老作家中沒有一個不是在上海作過一番事業的,魯迅、巴金、茅盾、施蜇存、葉靈鳳、戴望舒……他們從外來的文化催生出了原創的東西,可以破解各種文化障礙,所以形成了一個真正的文化高峰。而今天,雖然上海的大劇院很豪華,藝術節很龐大,但那都是別人的熱鬧,對自己的文化沒有推動,永遠都不是自己的根基。

  【李岱】(CHANNEL[V](中國)音樂台台長,現居上海): 上海本土年輕人太自高自大

  上海在近幾年發展這麼快,有兩個優勢:一是上海的市民階層是最會吸收外來文化的群體;二是上海的政府很得力,政府對於上海的發展可以說是全力以赴。在我所參與到的申博中,我能感受到上海政策的開明。

  不過,作為一個打造流行文化的傳媒來講,上海所缺乏的是原創力,要把上海打造成文化中心也有相當的難度。

  我在香港生活8年的體驗來講,我覺得目前的上海,和香港暫時還不太具備可比性。由於特殊的身份和歷史背景,香港的金融、銀行、法律等管理機制已經達到了十分完善的地步。比方說,在香港開戶、轉帳、開支票等金融活動是可以通過網上和電話很快捷就完成;但在上海,這些面對個人帳戶管理的金融手段幾乎都還在起步階段,另外金融、法律方面的人才上海也遠不如香港。所以香港有自身的優勢,而上海也更要照自己特點發展,不要一味想當金融中心。

  在上海發展的路上,還有一個弱點,是上海本土年輕人的自高自大。因為是本地人,優越感太強,使得很多上海本地年輕人反而競爭不過外地的年輕人。我的深切感受是,上海優秀的人才還是太少,而本地年輕人眼光又很高,這也許是上海發展太快帶來的後遺症。

  【李杭育】(文藝評論家,現居杭州):上海不是文化熔爐

  上海不能用榜樣城市來描述。上海這座城市不錯,但她的城市功能不必其他城市來擔當,她的發展態勢也沒有可模仿性。

  上海的文化也有偏頗之處。上海外來人口特別多,但和城市卻不能很好地融合。歷史上,上海的海派文化是與各地知識份子都來到上海發展的關係是很密切的,而現在,中國人口浮動的主要還是打工者,知識份子流動的趨勢並沒有出現。一個大都市的文化形態應當是雜交的。我在紐約呆過,紐約就是一個大熔爐,而上海卻完全不是,非常單一。

  杭州也在長江三角洲的區域內,我認為杭州不應學上海,而是應利用上海。例如,上海的工業成本高,一些服裝等行業就漸漸向杭州上、江蘇等地轉移;上海的人口龐大,對杭州就是巨大的旅遊資源。

  【許知遠】(時政觀察家,現居北京):機械了,工具化了,就缺乏魅力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與上海全部的接觸無非是從一個酒店到另一個酒店、從一個場合到另一個場合,這都是上海的斷面,所有的斷面也都呈現出精緻和舒適,但這都是一個很狹窄的圈子裏的生活。說白了,上海缺乏那種吸引我的城市氣質,它沒有驚喜、沒有迷茫、沒有莫名其妙的東西……挺沒勁兒的。我喜歡尋找衝突感,喜歡大城市裏那種混亂而多元。但上海給人的感覺就像每天走在上海大街上整齊規矩的白領,目的太鮮明,步子也太堅定。就像所有那些目的明確的東西一樣,機械了,工具化了,就缺乏魅力。

  【劉洲偉】(二十一世紀經濟報導主編,現居廣州): 上海已經成為長三角的大上海

  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就是上海,而上海的經濟能量向長三角輻射,形成經濟上的大上海概念。上海本身就有產業優勢,比如製造業,已經吸引了歐美、日本以及臺灣地區的大量投資,而蘇南、浙江作為上海的腹地,也都有各自的產業優勢。大上海,已經成為一個能量巨大、相對獨立的經濟體。

  如果說以前的上海給人的印象是國有資本比較雄厚的話,現在的上海正在成為多元化經濟的大市場,國有資本正在逐步退出許多行業,外資和民間的用武之地越來越大。

  【畢竟】(《香港商報》首席記者,現居香港):上海的中心城市定位不可學習

  上海既是榜樣,又不是榜樣。上海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和繁榮,給大家樹立了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說,上海是榜樣。

  但是,別的城市學上海,只能是東施效顰。學習也是不經濟的,成本太高了。
  首先,上海的城市定位有著不可學習性,她的城市功能是輻射全國甚至東亞的金融中心。從歷史上來說,上海有著"東方巴黎"的輝煌;從地理上,上海位於長江三角洲、華東地區、東部沿海。難得的是,上海周邊的城市,甚至更遠的合肥、南昌都自覺根據上海的規劃來調整城市功能。而珠三角的穗、深、港都在爭華南的龍頭地位,北京、天津也各有自己一套城市規劃。這點遠比不上上海的輻射力。

  其次,上海城市文化也有自己的特殊性,歷史上,上海文化是蘇錫常一帶文化的結合,而這一帶又是東晉士大夫階層的落腳點,江浙一帶的進士歷史上就是最多的,依託這種深厚的文人傳統,上海人形成今天文雅、精緻的風格。上海尚實力不尚空談,所以上海人特別講究規範化。《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排名第二的許榮茂的兒子談到,在他投資的公司裏,上海的公司是最規範的。以前,廣東發展迅猛是因為"敢為天下先",而現在,是一個"誰規範誰發達"的理性市場了。

  第三,上海還是中國政策催生的產物。上海就像是一個橫空出世的聖嬰。國家對上海高度重視,給上海提供了許多優惠和便利,甚至還有大量的資金,給上海提出一個建設中國的經濟龍頭和金融中心的目標,上海也確實因為政府效應吸引了很多外資。上海成功申辦世博以後,起碼還可以把繁榮再延續十年。

  上海也有自身的弱點。第一,上海的支柱是國有企業,但是上海國有企業的改革成效並不明顯。第二,上海的經濟發展很快,但老百姓得到的實惠卻不多,老百姓的工資、乘座計程車次數、人均居住面積、可支配收入等等變化和其經濟的發展不成比例。而且,上海繁榮的背後還有很多弱勢群體,反映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較大,而反映食品在總支出中所占比例的恩格爾係數也偏大。第三,上海是政府政策支撐起來的,是靠外向型經濟來推動的。外力並不是最可靠的東西,下一步上海就要考慮自身發展的動力,尋找一種更深層次、良性的、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了。這才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

  【何立偉】(作家,現居長沙):經濟的開放同文化的保守,形成了上海的怪異和諷刺

  城市與人一樣,魅力來自個性。實際上,它不需要所謂榜樣。我在上海生活過,我覺得她相當不錯,她的迷人處是非常現代。但我也喜歡我自己的城市長沙,她的迷人處是非常散漫,她符合我的性情。我設想長沙學成上海的樣子,我會覺得我自己無處安身。

  上海最成功的地方是吸引了全世界的外資外企,以及她在城市發展上的戰略規劃。相對來說,她的文化卻極為保守,這不僅是因為上海缺少文化的創造力,而是這創造力受制於各種來自政治因素的限制。上海的紙質傳媒的質量無法與北京、廣州、成都城市相比,電視傳媒的活潑豐富也不能同北京、湖南和浙江比,甚至三十年代風起雲湧的海派文學也式微到不能同毗鄰的南京比。這種經濟的開放同文化的保守,形成了上海的怪異和諷刺。

  我感覺到,上海的人力資源中最優秀的部分都是來自外省人。那些最具創業精神,打拼精神的,幾乎都是外省精英。而我接觸過的上海本地人,都比較求安逸,他們願意生活是精緻的,放著奶油和方糖的。他們還有毫無道理的優越感,顯得十分可笑。

  【張賢亮】(作家,現居銀川):上海的排外性不是排西方,而恰恰是排本土、內地

  我是在南京出生的,少年時代在上海、南京渡過;又恰好我出生在一個資產階級家庭,因此對所謂老上海舊情調,我是深有感觸的。上海開埠很早,20世紀初,上海成了冒險家的樂園。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了,隱藏在上海城市深處的"老克臘"們又復活了,因此上海的"西化"有著北京、廣州都不可取代的優勢。

  都說上海人排外,但仔細點會發現,上海人絕不會排西方人的"外",而往往是排自家的、內地的"外"。在上海,等級的感覺很明顯,蘇北人是最不受歡迎的--因為以前他們有很多是做苦力的。我曾經在紐約住過一陣子,我發現那才是真正的國際大都市,那種開放、自由、不拘等級、地域、甚至種族的平等,令每個人都心嚮往之。我想上海要想做國際大都市,也應當胸襟更寬廣。

  【楊東平】(學者,現居北京):上海的文化只是一個不重要的地方隊

  上海是一個現代性的城市,管理比較社會化和市場化,上海呈現出一種強政府弱社會的氣勢。但這種政府較多地反映了民意,社會的合理性也大,所以上海經濟等方面的發展還是不錯的。

  但水至清則無魚。因為政府的強大,規範太嚴密,社會的多樣性就沒有了,原創性也沒有
了,社會的豐富性降低了,也牽制了企業的活力。北京有特殊的文化生態,有浙江村有畫家村有中關村,而上海沒有這些體制之外的空間。因此,上海沒有一個高科技企業,沒有許多成功的民營企業,連歌星、影星、出色的媒體都無法生存。

  現在,上海的文化只是一個不重要的地方隊,與其經濟地位太不相稱;如果沒有文化支撐的話,永遠成不了一個偉大的城市。

  上海畢竟還是一個有實力的明星城市。向來,做明星夢的多,能成為明星的少。中國花幾百億來打造幾個明星城市是可以的,但讓全國眾多的城市都有這種機會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一些環境專家指出,如果全球要達到美國城市這樣的水準,能源需要7個地球才夠!事實上,現代化應當是多樣性的,中國都在模仿香港,我們誤以為香港的面貌就是現代化的面貌。北京的CBD就在複製一個世紀以前的曼哈頓。其實工業化階段高樓林立的模式早已褪色,資訊社會的城市面貌不應是這樣的!

  上海是沒有必要仿效的。城市不是供人觀瞻的,而是讓人生活的,城市最終還是要返璞歸真,不能輕佻浮華。中國城市應是一個普通人生活的家園,而不是奢靡的公園。

  【楊瀾】(陽光文化媒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現居上海):上海不是高樓大廈,也不是高速公路

  你在上海,確實可以發現一種蓬勃向上的精神在脈動,這是在臺北、在歐洲的很多城市都體會不到的。這種樂觀、向上,給人"很有奔頭"的狀態實際上是整個中國發展的縮影。

  現在很多城市都在追上海、學上海。有些城市學上海,盯的是高樓大廈,想的是四通八達的高速路,卻忽略了很多實質性的內容。我認為,上海之所以是上海,除去不可複製的歷史因素,上海最成功的是兩點,這也是很多城市現在沒有"克隆"成功的:一是政府管理的有效性。這從上海浦東、浦西的開發就可以看出來。這些地方的開發都是有序的,有總體思路,建設非常迅速而有效。

  二是在各個方面,上海都呈現出一種與國際接軌的清新氣象。老實說,現在海內外的投資商不再僅僅被便宜的地皮、優惠的稅收所吸引。投資商更看中的是一個透明、連貫的政策環境。

  有大量的台商、香港商人、日本商人、美國商人投資在上海、居住在上海,已經說明瞭上海在國際化方面做得比較成功。

  【陳丹燕】(作家,現居上海):上海,往國際化路程上的地域性城市

  上海的歷史很特別,不是別的城市可以學習或模仿。
 
 寧波、汕頭、廣州和上海是同時期開埠的;但是到今天為止,許多上海富商是寧波人,寧波本身呢?只是一個可以提供自由進出的港口。為什麼上海能吸引最能幹的寧波人?quot;跑碼頭"?這是由上海歷史的特殊性決定的。作為最大的租界,外國人允許在此地經商,上海受到"西風東漸"的影響最深,在這裏,各種文化交織在一起,是上海最迷人的地方,也能提供最多的機會。

  另外一個例子則是和廣州的對比。19世紀中時,廣州有三元里起義,歷史上記載當時本地工匠給外國人修建房屋都會遭到暗殺,而同時期的上海卻不同,西方文化在這裏從來都是長驅直入。一種說法是上海缺乏民族主義者,而另一種更理性的說法卻是,上海人從來就具備了吸收各種文化的素質。這或者可以解釋為什麼在廣州異國風格的建築並不多,而上海卻被稱?quot;萬國博覽"。

  歷史是無法複製的,因此上海的所謂"城市版本"也是不可能模仿的。

  現在,還有一種說法,說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這個稱號只能是人民對自己的城市一種誇大的自豪。不管是從交通便捷的程度,城市都市化的濃度,文化生活的活躍度上講,我眼中的上海還是一個通往國際化路程上的地域性城市。

  不,你不能說上海人狂熱。上海畢竟是這樣一座城市--它輝煌過,消失掉,現在正在復興,身處這樣一個過程,任何一個上海人,對這座城市的幻想與誇耀,都是一個必然的階段。上海正走?quot;國際化大都市",但那是一個時間積累的過程。

  怎麼樣才算真正的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必須要改頭換面,擁有輝煌的文化歷史,能夠有足夠強大的魅力吸引到世界上最好的畫展、音樂劇、交響樂……它的創造力能引導世界潮流、市民經歷大事件,並且通過這樣大事件清晰地凸現出城市的氣質來,像巴黎、紐約、柏林……

  【陳侗】(文化出版人,現居廣州)(文化出版人,現居廣州):一致性或多或少會阻礙創造力的發展

  上海這兩年發展很快。從城市的外觀上,老牌資本主義的一套復原得很快,外灘又重新變成了十裏洋場,再加上酒吧、咖啡館、爵士樂,整個一個賈樟柯說的"中國盆景"。既然是"中國盆景",就需要精心打理。上海人比廣州人顧忌臉面,所以我不太擔心這個盆景某一天會失去可觀價值。不過,坦率地說,我不知道上海為什麼在復原舊時代的某些事務方面那麼能夠保持步調一致,我覺得這一致性或多或少會阻礙創造力的發展。

  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誤區就是所謂"時尚文化",這種文化的特質就是盲從、捕風捉影。如果上海是這種文化的典型代表,那麼它的輻射作用肯定會在一些免疫力較弱的城市體現出來,但這種作用畢竟是表面的。上海不是其他中國城市的榜樣。上海只是上海的榜樣。

  【"我為伊狂"】(真名咼中校,網路風雲人物,現居深圳):其他城市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優惠政策

  上海處於沿江、沿海的結點上,是中國經濟騰飛的支點,因此90年代中央給予上海浦東比特區還特的優惠政策,就是為了振興上海,並以此帶動沿江以至全國的發展。可見,其他地區和城市不可能有上海這樣的戰略地位,也不可能獲得類似的優惠政策,如果其他城市以上海為榜樣可能會"邯鄲學步",反而"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1998-1999年間內地的武漢曾掀起一波"學習上海"的熱潮,但是武漢政府官員考察上海回來後就不再提"學習上海"了,為什麼?上海根本沒有辦法學!

  如果說90年代以前以特區為主的中國改革開放還帶有試驗的性質,具有示範作用,那麼90年代以後上海浦東的崛起,就表明中國已在全國開始全方位的改革開放,顯然上海不具有"示範"的意味。當然,從局部來看,上海的一些成功做法可以為其他城市和地區借鑒,如國有企業的重組、城市污染的治理等。

  【鄭時齡】(中國科學院院士,建築學家,現居上海):上海已成為城市空間規劃的國際性實驗場

  上海正在向著世界城市的目標前進,它將是一座綜合的城市,一座有完善的公共交通及市政基礎設施的城市,一座美觀的城市,一座在市民間鄰裏密切關係、交往頻繁的城市,一種居民和建築密集的多中心城市,一座多重功能疊合與包容的城市,一座永不停歇24小時全天候活動的城市,一座充滿人氣和活力的城市,一座迷宮般的城市,一種富於創造精神的城市。

  上海的城市建設在走著中國前所未有的國際化路線。上海已經成為城市空間規劃和城市設計的國際性實驗場,在發展新的現代化城市規劃理論,實現大規模和高速度的城市建設方面,創造了世界城市歷史上的奇跡。2月13日,環球金融中心工程重新啟動,建成後將是世界建築的新高,這也可以看作是上海建築向難度和高度的一次挑戰。

  當然,由於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注重求新求變,有時候忽視了理想的城市空間,也出現了一些建築的敗筆。許多城市效仿上海,上海也在仿效其他城市。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但是學習和仿效不僅應當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同時也要結合自己的特點,避免犯上海已經犯過的錯誤,走上海已經走過的彎路。

  【趙曉】(財經評論員,現居北京):大公司怎麼來的,同樣可以怎麼走

  上海現在建設得很好,是綜合了區位優勢、海派文化、政策傾斜、以及上海人的精明算計……等等因素,我們很難從中找出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通用法則"。而即便是以上條件中的任何一項,也都是不可複製的。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上海並沒有優秀的企業家產生。這至少說明瞭上海在培養非公有經濟的體系上存在欠缺。許多世界500強的大公司都進駐了上海,但他們是怎樣從香港、新加坡、東京等城市來的,也同樣可以怎樣地走。很多從東京來到浦東的人甚至會有一種感覺:怎麼飛機轉了一圈,又回東京了?上海現在又在恢復建造世界第一高樓,但高樓大廈並不是經濟發展的標誌--現在的世界第一高樓就在經濟狀況不佳的吉隆玻。上海的硬體已經初具大都市的雛形,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賀承軍】(建築評論家,現居深圳):我對上海的文化氣候不適應

  說起上海的優點,我覺得上海的新舊城結構模式在全中國是最明確的。新城如浦東,舊城如浦西,上海的新舊城結構獨立而明確。上海舊城的殖民地色彩建築得到了比較好的保護,其本身的文化脈絡比較厚,本身一個品牌。此外,上海的投資政策取向是對的,浦東浦西的人氣都在走旺中。

  與上海相比,深圳不如上海有味道,而且深圳沒有城市細部。我在1987年也選擇了上海,但沒去成,結果在深圳呆了七年。其實,我對上海的文化氣候不適應,反而更適應深圳的人際關係。如果再讓我自由選擇,我還是會選擇深圳。

  【袁嶽】(零點調查董事長,現居北京):上海是個好鳥籠,企業是金絲雀才有機會進來

  如果說上海有什麼弱點的話,那就是上海的那種有些自以為是的文化。因為自以為是,所以容易形成一套自己的規則,造成一種精英主義,很可能與其他的公認規則起衝突。可想而知,抱著精英主義的態度去對農民推銷你的產品,結果會是怎樣。

  在經濟上,上海並不利於創新精神的發揚。上海很難冒出新人,也很難有本地的名牌產品。一般都是品牌在全國打下了名頭,上海這個市場才會認可。我覺得,以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文化,是鳥籠文化,上海是個好鳥籠,企業是金絲雀才有機會進來,有利於大企業、頂級企業發展。以北京為代表的京津文化,是鳥文化,一些壟斷性行業對政策的反映是敏感的,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部門也充當了市場中的"鳥"。而珠三角呢,是鳥園文化,什麼樣的鳥都可以進來,什麼樣的企業都可以發展,充滿活力。

  【董衛】(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建築系主任,現居南京):上海是明星城市,但不可學

  上海的發展非常好,說她成為了明星城市是不錯的,但去學習就要慎重。如果要學,就要學它的城市管理方式,而不是高樓大廈。今日中國城市正處於急劇轉型的過程中,大家都在變,每個城市可謂都未定型,而且城市之間競爭很厲害。

  如果把北京、上海、廣州比作三家企業,我認為它們的核心競爭力分別是:北京作為首都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政治資源,並吸引國外機構的進駐和投資;上海當然是以經濟為中心,在金融、貿易、生產加工方面都很強勢;廣州連同周邊的香港和深圳,未來就是非常大的城市群或城市帶,廣州的周邊中小城市也都很強,但相應的獨立性也很強,合作性可能不如上海周邊。目前,上海正用高速公路連接江浙成為其發展腹地。

  【隋波】(波導手機總裁,現居寧波):上海的特色與其他城市不具可比性

  城市就跟人一樣,榜樣也得分個類。寧波,在中等規模城市中屬於榜樣,而溫州,也是個進取心十足的城市典型……上海的特色與其他城市不具可比性,是不能進行歸類的。
  上海有很深的積累,法制觀念比較強,包容性也比較強,它還較開放。一個城市最關鍵是要找准自己的位子,一定要發揮自己的區位優勢,不要什麼時髦就搞什麼,有的城市一會兒抓高新,一會兒上汽車,又一會兒重化工……這是必須根據自身條件來制訂和調整的。

  【曾文祺】(明基電通BENQ營銷總部總經理,現居蘇州):上海要成為全中國的龍頭,機會並不大。

  上海必然是世界進入中國的最大門戶,必然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國際大都市之一,這毫無疑問,但是,上海成為全中國的龍頭,機會並不大。

  舉一個例子,從《亞洲週刊》最後一頁上列出的亞洲8大城市文化資訊就可以看出,上海的影響力非常微小。以其先天優勢,上海成為國際大都市,只需要順其自然;要成為全中國的龍頭,上海卻必須以區域發展的大概念去努力,先把自己和蘇州、無錫、常州、南京等熔為一體,打造出一個整體的長江三角洲,才能和珠江三角洲(以廣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門等城市為主體)、膠東半島區域(大連、青島、瀋陽等城市,外延到韓國、日本)抗衡,所以,上海目前更多要做的,是在長江三角洲內協作分工,加強聯繫。

  上海本身就不應該發展製造業,而是服務業,為長江三角洲吸引人才,成為生活區域,而南京借助深厚的歷史資源,重點發展文化產業,蘇州、無錫、常州,甚至可以彎到寧波,來組成這個大三角的製造業基地。現在上海政府也經常會和附近的幾個城市進行商討,但是有些舉措實在難以理解,比如國際機場遷去浦東機場,歷來依靠上海機場的蘇州有大量外資企業,它們立刻就感受到和外界聯繫上的不便,市政府也在考慮開設機場,這樣,上海就和長江三角洲的其他城市拉開了距離。

  從長遠來看,我仍然對長江三角洲很樂觀,它會成為中國的經濟大動脈,所以,BENQ當年選擇的是蘇州還是上海其實並不重要,我們選擇的是長江三角洲。換一句話回答這個問題:僅僅一個上海,還不足以成為全中國的龍頭和榜樣,答案應該是長江三角洲。 對新東西的容納度,

  【彭利】(利鴻天投資管理公司總經理,現居寧波):上海不如北京

  我的城市選擇:從生活居住的角度選深圳、上海,從創業的角度選北京。上海的大都市包容性正在擴張。上海最早是移民城市,近年來恰是外地人和外國人在促進上海發展。此外,上海人尊重商業規則,總體務實。上海還有一個吸引因素--美女多。

  如果說上海是榜樣,那麼理由可能來自:傳媒影響力所加的光環+光怪陸離的與人生活有關的夢想+政治資源。上海不是榜樣的理由至少有五:一、對新東西(新概念、新方式)的容納度,上海不如北京。相比北京,上海人更循規蹈矩。二、上?quot;挾洋以自重"。三、沒有任何一座城市可以成為所有城市的榜樣。四、其他城市沒有上海這樣天賦的資源。五、上海本身還沒有完全消化掉外來的東西。

  【葛劍雄】(學者,現居上海):至今沒有形成新的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開始是貶意詞,諷刺那些"華而不實"的文學流派,例如張恨水、秦瘦鷗的鴛鴦蝴蝶派,但後來,大家漸漸把它當作正面的表揚了。實際上,它代表了文化的某種特點:開放創新、兼收並蓄。舊上海因為有租界,移民、老外都非常多,也帶來了新的管理模式,客觀上是比較文明的。

  1949年之後,海派文化消失了,但新的還沒有出現。如今,上海只是表面的創新表面的繁榮,但人口的流動還不夠自由,還缺乏真正的思想、學術的自由,人才都僅僅被視為工具。上海可以出嚴謹的學術,我可以安心在這裏做研究;但上海不適宜出思想,文化非常保守,如果我寫了很尖銳的文章,一般都不會在上海發表。

  現在所謂的"海派作家"只是一種傳承,都在懷念舊上海,至今沒有出現成功地反映新上海的小說。在文化上,上海的影響力無法與北京相比,上海也有文化名人,如余秋雨、陳逸飛,但都是以其成功的商業化而出名的,可惜真正的商業化又比不上廣州和香港。

  以上海為中心城市的長江三角洲是可以發展起來的,上海應該能夠成為一個經濟中心;但是,不太可能成為一個思想和文化的中心,因為她完全沒有原創性。

  【登琨豔】(臺灣建築設計師,現居上海):上海是一個粗暴的城市

  我是臺灣人,臺灣人對老上海都很神往。我1990年來上海的時候,覺得上海人好、單純、保守,文化質感也不錯,城市和想像中差不多。可是這些年上海開始發展起來,一發展我就生氣--當然,我指的是城市建築方面。比如浦東新開發區,我住在浦東岸邊,眼睛每天都在被浦東強暴;新天地,破壞古建築,把傳統的老上海抽取得只剩了一張皮,骨子裏的結構、韻味全拆掉了;蘇州河公寓則根本不應該拆掉,這是原汁原味的建築,完全可以把老建築的功能更替,給其一個新的價值觀。當越來越多的歐式建築出現時,我的感覺更難受了:沒有民族文化的屬性,失去母文化的特徵,上海快成一個垃圾建築的殖民地了。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出現在上海,全國都有這樣的毛病,中國幾乎就沒有新建的時尚好建築。

  也許因為我愛這個國家,所以才恨。中國在發展,可是發展就應該意味亂七八糟嗎?這麼多年過去,"時尚之都"巴黎還是巴黎,優雅、時尚。像布拉格、華沙這樣的城市底子也很厚,很美麗;有人說新加坡是"花園城市",但在我看來沒有人味、很無趣。中國近十年來的建築幾乎是全球千年來建築的總和,"萬國博覽"好嗎?我看沒有誰是誰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