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09, 2004

人物:戴錦華(北大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教授)

戴錦華,女,1959年2月11日出生,漢族。

學術專輯

1973年9月—1978年9月,就讀於北京市西城區111中學;1978年10月—1982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1982年7月—1993年7月,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1992年被聘任為副教授;1993年7月—現在,任教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1997年10月被評審聘任為教授,2001年3月,任博士研究生導師。

專業特長:中國電影史及大眾文化研究。1982年一1993年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期間,曾開始文藝理論,文學作品選讀等課程。1987年主持參與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電影史論專業,開始中國西方電影理論史、中國電影史、電影大師研究等課程。1993年調入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開始《中國電影文化史》——分為1905—1949年、新中國電影、新時期電影三部分,西方電影理論史、文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等課程。1995年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建立中國第一個比較文化研究室,進行影視文化與大眾文化研究。1996年被聘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系兼職教授,每兩年一次在該校開設暑期密集型講習班。1997年,與美國杜克大學亞非系共同獲得美國 LUCE基金的支持,展開1997—2001年的“中國現當代大眾文化研究”計畫,獲資助建立大眾文化研究資料室。

出版專著:《浮出歷史地表——現代中國婦女文學研究》(與孟悅合著)、《電影理論與批評手冊》、《鏡與世俗神話——影片精讀十八例》、《鏡城突圍》(論文集)、《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猶在鏡中——戴錦華訪談錄》、《拼圖遊戲》(隨筆集)、《斜塔瞭望——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年》、《鏡城地形圖——當代文化書寫與研究》、《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

主編、撰寫《書寫文化英雄:世紀之交的文化研究》,選編《世紀之門——女性小說卷》。發表萬字以上論文300餘萬字,並被譯為英文、義大利文、韓文發表。

1994年被評選為北京大學“跨世紀青年學術骨幹”,1994年獲日本“世川良一優秀青年獎學基金”,1994年專著《浮出歷史地表》獲北京市高校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中青年優秀成果獎”,1996年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女性文學研究開創獎”,2000年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曾多次出國出境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開設專題課程,進行中國電影系列專題講座。



“轉引自文化研究網(http://www.culstudies.com)”

==================================================END

April 06, 2004

書名:羅鋼、劉象愚譯主編(2000)。《文化研究讀本》(Culture Studies Reader)。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P.10-p.39。

※意識形態理論:阿圖塞到葛蘭西

詹姆斯.卡雷《傳播與文化》-文化研究重要概念”意識形態研究”(~70年代出現頻繁)

A.阿圖塞(Althusser)/法國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思想家:
→集中"體現"這一點的主體性研究/主體性:不一致的、個性化、獨立自持的,它可能是矛盾的,並且「隨著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不斷地改變」/我們對於自我的看法不是由我們自己產生的,而是由"文化賦予的";因而"我們是文化的「主體」(文化建構而成的)",但"卻不是它(文化)的創造者"。

阿圖塞-文化研究的貢獻
→「主體性理論」:對於文化研究中關於影視/性別/種族/文化身份的研究產生廣泛的影響。
→「意識形態研究」:不僅要通過語言和再現系統來研究,同時也要通過它的物質形式,如它的體制和社會實踐方式來研究。

結構主義的盲點:
「結構主義指出,既然人的意識和經驗都是由文化和意識形態建構的,當我們已經能夠研究它的結構機制時,為什麼還要浪費時間去關注它的"具體內容"呢?」-暴露自身的偏頗和侷限→「由於過分強調所謂"結構的整體"和"這種整體的決定作用",犧牲了"過程"和具體經驗的複雜性,犧牲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阿圖塞到葛蘭西轉向:
正是阿圖塞意識形態理論的"缺陷",促成了文化研究中的"葛蘭西轉向"(葛蘭西:不像阿圖塞絕然地將意識形態和人類的主觀意圖同實踐分割開來,從而某種程度上克服了文化研究中"文化主義"和"結構主義"的對立

PS: 理查.約翰生《究竟什麼是文化研究》,界定文化研究的對象:
"所謂主體性的歷史型態是指游社會和文化建構並在李使過程中不斷變化的主體性的獨特型態"。

威廉斯等的「批判經濟決定論」(強調文化的解放力量/人的主體意識的能動作用)
70年代,逐漸把文化作為意識形態來進行分析

文化作為意識形態來考察:
"不能僅僅看成生活經驗的表現";同時還是"產生這種經驗的前提,是我們意識和經驗的基礎"(社會關係的主觀方面)。

⊙補充:Louis Althusser,1918,阿爾及利亞,勒死妻入獄後1990年巴黎去世。
A.→傅柯.德希達/1960~《保衛馬克思主義》(For Max)/「反人道主義」(anti-humanism)/反對個人在任何情況下優於社會條件/把社會概念化為一個由相對自主的層次所構成的整體(層次間的差異→反應整體的同一性)

B.「表面」(surface)閱讀;「症狀」(symptomatic)閱讀-問題架構(problematic)(限定了思想在特殊歷史時勢裡可以使用的語言和觀念)/「閱讀策略」讓我們避免陷入直接經驗所具有的明顯錯誤裡

C.「意識形態與意識國家機器」(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國家-壓迫機器(警察、監獄、軍隊等).意識形態機器(教堂、學校、法律制度、家庭、傳播、政黨等)/"解釋現存之生產關係的實際再生產"-意識形態是資產階級能夠再生產它的階級支配的一種機制;透過意識形態,下一代才會繼續適應現狀/意識形態把個人「召喚」(interpellate)成為系統的主體:它賦予他們身份(indentity),以便在現存狀態之中繼續運作

D.僅抓著馬克思思想正典不放/聲稱馬克思開創了"歷史的科學"/科學真正意指?並未說明清楚
E.意識形態、再生產、召喚之間的連結關係,並未說明

B.葛蘭西-文化霸權論述:
1. 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意識形態的領導權

2. 馬克思: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作為宣傳和說服性的機構代表是"輿論";政治社會;意識形態→轉變為:經濟基礎-市民社會(意識形態)-政治社會(上層建築)→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就必須首先顛覆它的"文化霸權"

3. 霸權的形成:「需要依賴被統治者某種自願的贊同,依賴某種一致的輿論和意見形成,而這總是一個過程和鬥爭的結果。」「統治集團的支配權並"不是通過操縱群眾來取得的",為了取得支配全,統治階級必須與對立的社會集團、階級以及他們的價值觀念進行談判(negotiation),這種談判的結果是一種真正的調停。」「通過將對立一方的利益"納到自身來維繫的"。」

4. 葛蘭西-文化研究的貢獻大眾文化既是支配的,又是對抗的,它的內容是由統治階級獲得霸權的努力和被統治階級對各種霸權的抵抗"共同構成"的。(一方面堅持了大眾文化的政治性和意識形態;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庸俗的經濟決定論和階級決定論)

==================================================Next

Some Version of Cultural and Critical Theory

Introduction
The Centre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CCCS)

Raymond Williams / 《Culture and Society》(1958)

E.P Thompson / 《The Mar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1968)

Hoggart
Leavis
R.B Heilman
Robert Penn Warren
Horkheimer
Adorno

Marx / 《Preface to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Frankfurt

Habermas
Michel Foucault

==================================================END

書名:羅鋼、劉象愚譯主編(2000)。《文化研究讀本》(Culture Studies Reader)。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P.1-p.10。

※ 前言:文化研究的歷史、理論與方法

1. 「傳統文學」與「文化研究」研究對比,所勾勒的文化研究基本傾向:
(1)「傳統文學」-注重”歷史經典”;「文化研究」-注重”研究當代文化”
(2)「傳統文學」-注重”精英文化”;「文化研究」-注重”大眾文化(尤其,影視為媒介的大眾文化)”
(3)「傳統文學」-注重”主流文化”;「文化研究」-注重”被主流文化排斥的邊緣文化和亞文化(如: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工人階級亞文化;女性文化以及被壓迫民族的文化經驗和文化身份)”
(4)「傳統文學」-”自身封閉在象牙塔”;「文化研究」-注重”與社會保持密切關係;關注文化中蘊含的權力關係及其運作機制(如: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實施)”
(5)「文化研究」-提倡”一種跨學科、超學科甚至是反學科的態度與研究方法”

2. 始:英國,60年代,馬克思主義學者倡導,歷經40多年發展
3. 英國政治-50年代末,英國新左派(共產黨知識份子.左翼文化人.激進大學生);《明理者》、《大學與左派評論》;《新左派評論》(1959)

4. 視點:
(1)對經濟化約論的批判;(2)把文化看作社會過程本身,而把經濟和政治僅僅看作這一過程的構成因素

5. 李維斯(Leavis)、丹尼湯普森(E.P Thompson)《文化與環境》(1938)、李維斯(Leavis)《小說與大眾》(1932)-廣告和通俗小說研究
6. 霍加特(Hoggart):a.自傳色彩介入論述(經驗和記憶);b.大眾文化現象作為一個個雯本分析方式;c.跨學科的多維視野(社會學/政治學/文學批評)

7. 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文化與社會》(追溯"文化"內涵變化-工業革命~當代)(語言和文學→其他知識形式:制度/風俗/習慣...;困難性:不斷擴大它的意義-日常生活幾乎同義的過程)。
⊙定義基礎:A.偉大傳統優秀思想和藝術經典/B.文化是知性和想像作品的整體/C.”文化是一種整體的生活方式”(重視經驗的基礎上-奠定的理論基礎) →闡明某種特殊的生活方式的意義和價值,理解某一文化中"共同的重要因素"。視"文化過程"作為一個整體。(註解:結構主義-"個人經驗"是屬於"從屬"地位的,是微不足道的)
⊙文化分析:對整體生活方式中各種因素之間關係的研究,就是去發現作為這些關係複合體的組織的本質。

8. 湯普遜(E.P Thompson):《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文化視為"不同生活方式之間的鬥爭");階級經驗(人們誕生於其中或不自願進入生產關係);階級意識(從文化的角度處理這些經驗的方式,它以傳統、價值意識、思想和制度形式為其體現)

9. 總體共通點:反對經濟決定論,強調"文化的獨立性和重要性";反對庸俗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決定論,強調"人類主體的能動作用"
10.  1963年-霍加特,伯明罕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宗旨-"文化形式、文化實踐和文化機構及其社會與社會變遷的關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