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0, 2004

書名:程季華(1997)。《中國電影發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p.7-p.18。


1894年中日甲武戰爭

馬關條約

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鏡",這是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p.8)(據徐園上海《申報》上所刊廣告,載1896年8月10日及14日《申報》副張廣告欄)放映的多為法國影片。(p.8)

1908年,西班牙商人雷瑪斯(A.Ramos)在虹口海寧路與乍浦路口,用鉛鐵皮搭建了一座可容納二百五十人的虹口大戲院。這是上海正式修建的第一座電影院。後來雷瑪斯(A.Ramos)又在海寧路北四川路修建了一座相當華麗的維多利亞影戲園。(p.10)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上海放電影後六年),北京也放映了電影。(p.10)(見《北京電影事業之發達》,載《電影周刊》第1號,1921年11月1日北京出版)1906年,電影放映在北京城逐漸多起來,受到當時觀眾的歡迎。(p.11)

1911年(清宣統三年)6月,上海城"自治公所"公佈了"取締影戲條例",凡七條,規定:"開設電光影戰場,需報領執照";"男女必須分座";"不得有淫褻之影片";"停場時刻,至以夜間十二點鐘為限";如違犯,"經查察屬實者,將執照吊銷,分別懲罰"等等。民國成立後,上海"市政廳"也襲用了這個條例,可說是中國電影檢查制度的雛型,也說明了電影放映業此時已經具有一定規模(p.11)(見楊德惠:《電影史料》,載《新華畫報》第7號,1940年7月5日上海出版)

外國電影投機商人到中國來放映電影的不斷增多和雷瑪斯經營放映的發財致富,引起了這些電影投機商人對中國電影市場的附相爭奪。這場爭奪,在第一次大戰開始後(1914-1917),以上海為中心,日益劇烈起來。(p.11)

雷瑪斯後來組織了雷瑪斯遊藝公司,發展成為當時最大的連鎖放映網路機構,控制了上海半數一上的電影放映市場。(p.12)

外國影片輸入中國放映,和以雷瑪斯為代表的外國投機商人在中國經營電影事業,正反映了當時我國社會的半殖民地性質。(p.12)

第一次大戰前,中國放映影片有法國片、美國片、德國片和英國片,最多的是法國百代公司和高蒙公司所攝製的影片。1912年後,法國電影開始衰落。(p.12)

第一次大戰後,美國影片再中國放映影的比例已逐漸增大,到大戰結束時,美國片更開始大量輸入中國,取代法國片,幾乎獨占了當時和以後的中國全部銀幕。(p.12)

中國學會拍攝影片,是在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的秋天,由開設在北京琉璃場土地寺祠(即今南新華街小學原址)的豐泰照相館攝製的。(p.13)

譚鑫培的第一部影片《定軍山》(中國最早的第一部戲曲片;中國自攝製的第一部)。(p.14)

鄭正秋(1888-1935)原名伯常,廣東省朝陽縣人。自又和家人客居上海,十四歲時肄業於上海育才公學(p.17)1913年(民國二年),鄭正秋為亞細亞影劇公司編寫了《難夫難妻》的電影劇本,又與張石川聯合導演了這部影片(鄭正秋參加電影工作始;影片中得演員只有男的,女角也扮男的;中國第一部故事短片電影)。(p.18)

==================================================Next1


March 17, 2004

如何談上海影城文化性?

作者:許景泰


  研究上海?注視上海影城?如何適當、巧妙的切入,儼然成了對文化中國、上海的想像,全球與本土的傳統到轉變的巨大問題。

  或許,誠如《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一書中,導讀者廖炳惠真切所述:「探討華文電影的意義生產過程,勢必得對環球與本土、外來與內在的互動面向,以及電影的製作、上片、行銷與消費情況深入了解才行,而且就華文電影與觀眾的發展史,也得作長期的田野調查。」那是一個偉大無止境的工程,更是將想像推向無止境、跨界文化邊境!對於一個研究生我來說,從抱持高度熱忱但無特定計畫的迷走在大學電影相關課程,轉向作為一個研究生或稱一個關注此議題的人,萌生動機,重新補齊對於華語電影的知識建構,從觀看影片、閱讀書籍、文獻蒐集乃至於穿梭研討會或是尋求讀書會的交流、批判和再省,那散佈積累的點點,尚不足以建構一個自有;堪稱完整的華語電影文化圖像!那又該如從何來談上海影城的文化性?

  企圖利用不到一年的時間,關注一個一年半前才去過的彼岸上海並不容易。然而,融合對華語電影的興趣和熱忱,而起了彼岸上海影城的可能想像。對一個不是上海人,卻在網路MSN上自稱"上海大少",以此自許自滿的冥想有一天也要漫遊上海、立足上海,那網路匿名的漫遊感,在實地匆匆走過一遭後,不再是一種疏離的觀視,而是一種強烈介入和關注的情懷。若問情懷的源頭?當下連自己都不知道該從何想起?是媒體聚焦誇大的作祟染化了我心?是阮玲玉、張愛玲、王安憶還是文化苦旅的余秋雨,讓我也自命有著中國的文化根、立足中國以放眼國際的想像?還是,那初次趟上上海,重疊了對四年前在紐約大城的日子,而反照東方之都上海的情結?一個打從在台灣生下來的我,莫名的文化上海情節。一個台北與上海的想像於此而生。

  時間到了九七年後,我剛上大學,剛對電影有了迥異於青少年時期青澀認知,此時,兩岸三地的文化地景已發生重大變異。政治上,香港成了中國內在殖民的經濟特區,台灣的主權則面臨更尷尬和孤立狀態;經濟上,香港傳媒悄悄滲入中國現象;至今2004年的台灣總統大選,中國和香港更因電影而接得緊密,經貿如此,"電影"更促使多方投資的接軌,對全球化作出更坦白的回應;反觀政治熱誠沸騰不歇的台灣,電影手工業則顯得更加惡化,八○年代開始在國際間的影展大放大鳴,已不再顯見,不振而自孤情形,讓原本已不好的台灣電影環境況,陷入無底黑洞,何時找到黑暗之光?或許政治未解,台灣電影也難以解套;當然,九七年的香港回歸,面臨的是文化身分與歸屬認同問題,香港人同樣對想像產生迷惑;然而,高度商業化的香港大城,給中國帶來了全球與本土文化的多重互動和相互指涉力量,遂而成了香港和中國九七後留給國際和華人的想像空間;跨國影視如何重新包裝、創造?彼此如何自我反省和認同空間?中國形象的重新定位等,自然都可自成一個巨大的焦點和議題。

  回觀上海,上海本是一個國際文化城市、電影城市。它,可以獨身於中國之外作論述,亦可接合"文化中國"作闡述,它更可以符合潮流的在全球化的巨型城市下作一個亞太區域和城市經濟體的探究分析;再不然,亦可從上海自身特有屬性所流露出的歷史文化特質,來對上海作多元的對照和文化批評。然而,當上海融合電影來看,摩登的上海即如李歐梵筆下所述,可以結合時尚、流行、戲院、咖啡館、舞廳、百貨公司;衍生和擴及的文化消費性也可納入包亞明的上海酒吧,視之為一個文化地景來作文化脈絡的爬疏。然而,當傳統戲院朝向新興影城發展的上海,又該如何看待?如何切入?又如何重繪上海與電影的新舊交錯面貌呢?歷史上,中國電影自1886年開鑿,上海也因著1908年中國第一家電影院開在此萌生,注定要與電影產生不解之緣。20~30年代上海影院業蓬勃發展,出現不少中國一代影星,25歲即自殺而逝的巨星阮玲玉即是其一;同時間,張愛玲筆下的上海,更增添上海風華異國文化性,國際文化匯集於此臨海口的城市,早期的上海電影進口大宗法國,到第一次大戰後的美國電影,讓上海的時尚流行處處可在漫遊者的身上和談吐顯見,那不知從何而來的漫遊者,自持一份象徵現代文明驕傲的流行服飾、哼著西方最新的流行歌曲,翻著最新的電影雜誌、討論外來的明星臉孔,東方的想像,頓時讓西方和東方都產生錯綜複雜的文化想像,多重文化的認同根存在中國的土地,流露的風情卻是夾雜著東流西風的景緻奇觀,從建築、娛樂、時尚到街頭巷尾討論的八卦藝文異事皆是上海一角的描繪。

  不過,繁華的二十歲月畢竟來得匆匆也去得匆匆,第二次大戰日治的上海,讓電影到影院都有了變化,李麗華也成了中日傳奇人物!四○年代末到五○中,中國共產黨政府接管了電影發展的主導,社會主義改革時期讓此上海繁華時光產生疏離的想像;1951年~1965年,電影的發展在中國政權主導下,逐漸讓上海中心轉向城鄉、農村新建影院發展,政治宣傳電影瀰漫在中國城鄉之間,娛樂性較高的軟性電影,早已不知道被打入多少層地獄等待伸冤; 1966年~1976年中國經歷了一場十年浩劫文革,"樣板戲"成了唯一留下的電影藝術,自成一格電影美學,於今,多少還可從台灣的雲門舞集身上找到些樣板文革的影子,然而,上海電影業也在此時被嚴重破壞、閒置荒廢;直至1979年後中國漸漸改革開放,上海影院才得新建重修。80年代後,兩岸三地的合拍電影出現和第五代導演出現,讓中國電影再度讓國際聚焦外,上海戲院也因現代都市革新的推進之下,開始有了多廳、多功、多制、多型的影院面貌;到了1993年3月,上海電影發行成立了第一家股份制企業(永樂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大陸對資本主義的自由經濟體制正式有了不同以往的開放性;近況,2003年6月中旬,香港歸屬內地的電影業全面市場化,更加速了中國電影的發展,上海新興影城更是突湧而現,百家影城所創造的都市文化地景,雖已不是記憶中20~30年代張愛玲筆下的上海,但卻依舊流露著豐富的國際文化血統,獨立於中國,自成一格文化城市。於此,不禁讓我們想問,上海影城給予了上海什麼新的文化養分?傳統電影院倒影城,它的意義,在前述論述中得見,絕不是單純從全球化和本土化互為激盪而成可以明示!從工業革命以後,密集人口的現代城市出現,展衍到十九世紀末的電影發明,到五O年代電視和錄影機相繼改變了現代生活面貌和作息;時至九O年代中期網際網路至今等等,我們對於城市想像在意義上也有了巨變。它是一個爭奪眼球的巨大媒體都市;更是一個文化共爐的城市;巨型城市在美國學者柯斯特眼中,更是不折不扣的巨型資本反撲國家政府,處於全球化網絡社會重要的中心點,而若要幫中國本地找一個這樣的巨型城市,長期受英國殖民的香港除外,上海就是一個最有"賣相"的國際大城!而融合政治、經濟、文化和美學的"電影",則成了最能剖析其文化地景的代表性具物,影城則又是充分展現資本主義多向度的文化影響力和滲透力,改變的不再單純的是電影本身如何論述,而是關乎這個過去我們抱持高度想像的城市-上海,如何從社會主義走向資本主義與全球接軌;又如何最直接吸納外來文化的地景城市的一種大眾文化消費性!

  上海,一個想像又再度從另一個時空底下與國際密集重合!

  電影,在上海的意義往往不同於一個中國可代表,但卻是外人看門道最直接  
  的文化場域!

  如何看待上海影城?城市地景和東西文化本身的衍生,乃至隊在地和外來的
  居民,都是一個有趣的視點;一個可聚焦的想像!


書名:鄭樹森編(1995)。《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台北:麥田。

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蒐錄:畢克偉、戴錦華、陳儒修、周蕾、廖炳惠、粱秉鈞、丘靜美、張錦忠、詹明信、黃毓秀、廖朝陽

「探討華文電影的意義生產過程,勢必對環球與本土、外來與內在的互動面向,以及電影的製作、上片、行銷與消費情況深入了解才行,而且就華文電影與觀眾的發展史,也得作長期的田野調查。」(「中國與香港面臨的九七問題;香港大眾文化、電影、媒體、音樂及行經行為又有相當程度滲入中國,形成南中國的快速香港化現象。」(p.22)




廖炳惠導讀:

「反諷的是中國早期的電影卻比五四的文藝作品更"現代",更接近大眾文化」(p.23)「一九八二到一九八八年的觀眾人數增加比例來看,事實上,通俗劇更能滿足城市觀眾的心理需要」「提供群眾一個心理上宣洩的機會,將社會陰暗面及威權體制的政治問題加以揭露」「通俗劇的文化想像模式在中國確實根深蒂固」(p.23)「弱者成為一個景觀,觀看者可以以同情的形式,投注大量的情感;同時,這同情成為一個予以肯定的民族文化的具體基礎,因為它和弱者取得了距離(周蕾)」(p.26)「第五代導演轉向靠攏西方藝術電影與海外投資市場,逐漸認同西方對東方的文化期待視野(戴錦華)」「西方人心目中的"東方"景觀/圖像(陳儒修)」「雙重文化認同中的歷史景觀,不斷移動或懸置其主體位置」(p.27)「西方人心目中的東方景觀」「陳凱歌電影中男性角色的女性化傾向(周蕾、戴錦華)」(p.27)

薩伊德:這是一幅「想像的」圖像,同時也是西方霸權的文化產物(p.87)
在這幅圖像裏,東方永遠是沉默的、柔弱的、富有異國情調;而最常出現的形象,就是所謂「東方小女人」。

--------------------------------------------------------------------------------------------------------------------
後記(一):詹明信
詹明信(國內譯杰姆遜) 是美國學者,以研究文學與文化、後現代思想,及批判全球化而著名。是一名馬克思主義者,他最出名著作《後現代主義:晚期資本主的文化邏輯》便是揉合了馬克思經濟學家曼德爾的晚期資本主義觀點,來分析及批判各種後現代文化現象,在文化研究中自成一派。詹明信對當代中國尤為關心,他2002年上海講學,發表〈現代性的幽靈〉,批評第三世界知識分子為趕時髦,爭逐後現代主義,結果成為全球資本主義的傀儡。引起激烈辯論。

後記(二):周蕾
周蕾(Rey Chow)教授為Brown大學的Andrew Mellon人文學講座教授,為華裔文化研究最重要的學者之一。專長領域:現代中國文學,當代女性主義理論,中國電影,後殖民理論,文化研究。主要著作:Woman and Chinese Modernity: The Politics of Reading Between West and East (1991), Writing Disa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1993), Primitive Passions: Visuality, Sexuality, Ethnography,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1995), Ethics after Idealism: Theory - Culture - Ethnicity - Reading (1998).

後記(三):廖炳惠
現任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專長領域:現代主義、比較詩學、文化符號學、相關藝術。主要著作:Alternative Modernity and Post-identity Politics in Taiwan, Modern China (forthcoming).《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集》(1994)、《里柯》,西洋文學與文化意識叢書(1993)、《形式與意識形態》(1990)、《解構批評論集》(1985)等書。論文散見Cultural Critique、Musical Quarterly、Public Culture、《中外文學》及其他國內、外各種學術刊物和報章。

===============================================================END

March 14, 2004

書名:雷蒙•威廉士著,劉建基譯(2003)。《文化與社會的辭彙》。台北:巨流。p.34-p.35。

城市(City) , 13C
→城市City ,
城鎮 Town(Enclosure「圈地」、Yard「院子」→「圈地裡的建築物」) ,

→城市地區urban area ,鄉村地區 rural areas ; country ,16C

→18C,狹義:金融.商議中心(倫敦)
→19C,倫敦(工業革命) /面積大小

→不同類型,inner city; subu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