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13, 2004

外章:Media & Cultural Studies Research Group(三月十二日)

日期:12/03/05

地點:ES712

成員:Austin, Jerry, Angela, Birdie, Albert

內容:

Chapter1:文化研究

1.跨學科的爭議:人/具體產出物
2.Dissen, 學科的不滿性
(1)佛洛伊德:缺乏/不滿性,進步動力所在;
(2)台灣六○年代的新聞學到傳播學

3.理論的方法論
(1)實際經驗的解決方式vs理論的實質(池pool)
(2)九○年代的政大傳院轉向?(馮建三join in)
(3)羅文輝/黃新生的媒介批判的方法差異
(4)Canon;每個學科均有主流(理論/作品/大家/討論沉澱;集體意識;攻擊與轉向)(符合討論方式-嚴謹/)(Anti, Inter, Trans , De)

4.另類的學說
(1)必備性;(2)八○年代英國

5.學科建置化(參照點)

6.文化研究與何學科有所關係?

7.美國傳播學科對文化研究的接收情況

8.空間理論(夏鑄九、王志宏)

9.葛蘭西所講述的:共識;"解釋權"異位變換位置(ex:calling)

10.何種可以被"接合(陳光興)/扣連(張錦華)"(Artice/葛蘭西)(霍爾)?

11.羅蘭巴特:字面/刺點

12.典範(孔恩)(社會科學的談法)

13.文化主義:
葛蘭西,文化與環境,文化是一個鬥爭的場域;社會,經濟,法律;領域如何流動;在何種脈絡底下(權力主導者?方式角度…);霸權位置,詮釋權,解釋力;人和結構都無法解釋,共識不斷的被分享也被挑戰

14.結構主義:
阿圖塞,60年代,"共時性"(壓縮到一個時間,);意識型態國家機器,表意再現,階層,族裔ethnicit,壓制和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市民社會/國家社會,文化是一個鬥爭的場域;城鄉,種族,性別;收編/吸納/圍剿

15.霍爾(黑人/牙買加;拒絕為黑人發言?替黑人發言位置:白人權力的缺口圓滿)談"扣連(結合)理論"”能動性(Agency)”;”英國謀殺(Mudding)”/道德恐慌效果(moral panic);後殖民問題如何被討論?


Chapter2:研究方法

1.網路的議題設定?影像/動的影像;議題設定:媒體-傳遞-社會議題(流向);議題設定到霸權;關心的問題受到方法指導(理論到方法)

2.社會科學的方法:操作型定義的要求(信度/效度)

3.均有資料蒐集/資料源的必要性(資料從何而來的不同,人?)

4.時間差(T1T2)

5.調查法:"問卷設計(媒介使用方式/因變項)"(資料源:人)

6.內容分析法:
(1)"類目建構"(類目的建構方式/操弄方式/排除的可能性)
(2)”操作方式”去脈絡化/”還原”問題的解讀

7."論述分析"
(1)位置/定位的問題:內存複雜性/給權,接權,剝權(ex:陳由豪)
(2)"系譜問題"(時間面向/空間脈絡);


8."敘事分析"
(1)故事怎麼說?
(2)第一人稱,第二人稱
(3)第三人稱(新聞上)(記者/評論家兩種身份的陳述方式?)

9."言談分析"(語言跟身體的接受力有關)的差異

===============================================================END

外章:Media & Cultural Studies Research Group(三月五日)

日期:04/03/05

地點:ES712

成員:Austin, Jerry, Eric, Birdie, Albert

內容:

Chapter1:周蕾/戴錦華

1.周蕾/戴錦華 ;華人文化研究 Chinese Culture Studies (特別是針對西方學術的再定位)

2.東方主義,身在西方的東方想像;東方主義其實是一個論述位置;假中國人

3.賣親求蓉,支持和批評的矛盾性

Chapter2:上海

1.上海

2.邵氏影視帝國的想像(方法論的問題?李亦中);文化中國

3.上海和香港

4.傅葆石(美國重要的歷史學者,會講中文,出生香港/上海...,寫過很多上海的書,Poshek Fu)

5.集體記憶是部份的;放大的;被建構的;刻版印象是最好形成一個溝通的窗口

6.台灣對上海的想像,良友;良友憶舊?方法論上如何去解釋?

7.地名(上海陸路?尋找上海路?地理座標的矛盾和不合)

8.型錄是非常民族誌的

9.懷舊.前進夢想的;台灣一再的出現是上海而非北京的討論

10.從文化景觀去談鄉土

11.上海代表中國嗎?上海在歷史上面很多時候是去中國化的

12. 97-99大量的上海的東西出現,常常是消弱政治氣氛

13. 北京面對奧運,變的更上海

14. 人民記憶?如何被深刻的記憶下來?創傷層次?進步層次?累積改造

15. 大量的提出證據,多角度切面...(要自己很清楚談論哪一塊焦點?)

16. 亞洲作一個方法?上海作一個方法?為什麼以它為例;歷史的支撐性?(3~5…)證據?理論工具的幫忙?

17.黃宗儀(上海酒吧也有寫一二章)

18.用城市的論述可以去國家,更接合經濟國貿

19.學術只是一套論述;純學術的東西不好玩;僅有反省,還是要回到做這些東西要幹麻!看某一個切面的關懷?

20.上海本身是一個非常不上海的,上海的食本身常常就是週遭給予的

21.摩登到無味

Chapter3:重繪上海

1.綁架張愛玲/魯迅遊上海;綁架白先勇遊上海,住多侖路,當時相鄰都是左翼份子(白崇喜)

2.文本複合體

3.電影如何談;侯孝賢歷史談;這文本...互文指涉?解構歷史?

===============================================================END

書名:《上海電影誌》〈第六編 電影放映〉,p.593-610(未完)

上海電影發行放映的歷史沿革概數整理:

1986 中國電影始(8月11日)
1908 第一座中國電影院在上海
1909 第一家上海電影製片公司-亞細亞影戲公司
   (1909年~1949年上海近200家註冊)

20~30年代 上海影院業大發展
1941年底 二次大戰 日治影院時期
1949年~1956年 政府接管、公私合營、社會主義改革時期
1951年~1965年 上海中心轉向城鄉、農村新建影院發展時期
1966年~1976年 上海電業嚴重破壞、閒置荒廢時期
1979年後 改革開放,上海影院新建重修時期
80年代後 多廳、多功、多制、多型的影院面貌
1993年3月 上海電影發行第一家股份制企業成立(永樂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6月中旬 內地電影業全面市場化

一、歐美影片傾銷:

第一次大戰前(-1914):上海放映多為法、德、英(法國百代,高蒙)
第一次大戰後(1918-):美國電影取代法國片,獨占上海電影市場
           美商八大20年代起,上海設立了分支機構
第二次大戰始(1937-):歐美暫時尚喪失中國電影市場
第二次大戰後(1945.8)~中國共產黨創建(1949.5):
          不到四年,美商八大和英國鷹獅從上海輸入影片1774部

二、對美國影片拒映:

1949年5月~1950年11月:美英影片仍在上海影院內發行放映

1950年6月:美國侵朝鮮戰爭→社會輿論拒映美片;上海電影院職工亦掀起
1950年11月:巴黎戲院率先"拒映美片"
1950年11月14日:上海全市影院"停映每片"

影響:上海電影市場20多年的美國影片終於被上海人民驅逐出上海電影銀幕。


===========================================================unfinished

March 11, 2004

書名:包亞明、王宏圖、朱生堅(2002)。《上海酒吧-空間、消費與想像》。高雄市:宏文圖書。

導論子題: 

消費空間與公共領域
娛樂版圖的擴張與地域性知識的重建
巨型城市、全球城市語境中的國家與資本
城市鏡像與「上海精神」


研究架構:

1. 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一九九九~二○○○年度的重點課題
2. 粗分:兩種不同風格-西方風格;老上海懷舊風格
3. 指稱:融合的主體,概括性的指稱
4. 觀察對象:
(A)衡山路酒吧一條街的消費空間
(B)以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為中心的酒吧消費空間
5. 切入:消費角度
6. 分析:世紀之交的上海特有的都市消費文化現象
7. 輔助:現實的消費空間;文學文本追溯(消費主義/文化經驗/歷史)
8. 層次:現代性/全球化(理解-上海都市空間的流變)
------------------------------------------------------------------------------------------------------------------

導論書摘:

1. "解讀上海的方法與可能性"
2. 小酒館對於"無產階級"來說是惟一能給他們提供相對行動自由的場所
3. 酒吧和咖啡管,"政治動亂的溫床";"公共領域"
4. 交往方式、批判氣氛、主題趨向;機制共通上:"社會交往的方式"
5. "社會地位"、"等級禮儀"的不重要;"舉止得體"基本的交往準則
6. 新的分化是以"成就"、"利益"、"趣味"而不是"等級"為分界
7. 上海酒吧與其”西方譜系”之間到底有何種聯繫?
8. 上海酒吧作為一個”地域性的空間”有著何種獨特性?
9. 1980年上海出現了第一座音樂酒吧...

------------------------------------------------------------------------------------------------------------------

10. 1992年中國新一輪經濟改革的揭幕階段,一個既熟悉又陌生、極富刺激的辭彙-"夜總會"開始闖入上海市民的眼簾(”濃縮”老上海的繁華舊夢,傳遞了一種與這座城市的”半殖民地歷史”聯繫在一起的獨特情調)
11. 上海社會文化管理處
12. "負面的空間";漂浮,無根的空間
13. 「一九三一」,老上海懷舊酒吧的開創者(茂明南路上)
14. 「凱文」,衡山路酒吧的元老(1997年10月開設)
15. 徐匯區商業委員會
16. 「新天地」,淮海中路旁、黃坡南路和馬路之間的三萬平方米,好萊塢式改造的石庫門街區(十九世紀中葉,太平軍三次進駐,上海租界滿足新移民的居住理念而誕生)(改寫了這座城市最富特徵和最基層的生存空間)
17. "標誌型"文化景觀
18. 天井,前樓,客堂,廂房,亭子間,灶坯間
19. 上海酒吧:"非本地化方式降臨"、"非本地的消費群體"、"本質為外來文化突然注入的結果"、"區別身份地位和趣味",曾經相當長時間為炫耀性的舞台
20. 自己本地的消費群體出現
21. 消費者的確切構成情況?文化研究的"武斷性"
22. 上海酒吧的消費空間:"空間"與"時間"往往被複雜的糾纏在一起

------------------------------------------------------------------------------------------------------------------

23. "巨型城市的上海"(曼威.柯斯特):集中全世界的指揮,生產,管理,媒體控制,真實的政治權力,創造和傳播的象徵能力;連接全球經濟體,扣連信息網路,集中世界的權力;集中最好和最壞的事物;土地使用模式上有明顯的不連續性;空間判斷,功能碎片,社會區隔的不連續族群(外在連結全球;內部脫離了在功能上不必要,而在”社會上引起分裂的人口”...)(p.13)
24. 上海酒吧的”空間片段性”和”功能碎片性”(關於上海九八的任何明晰的、內在統一的論斷都有可能值得懷疑)
25. 上海:”巨型城市”向”全球城市”過度的城市
26. "全球性"與"地域性"互補關係,是理解上海與上海酒吧具有啟示的意義(既全球又具地域性?)
27. 內在的緊張:地域性知識往往通過強調日常生活權利來對抗資本與民族國家等的抽象要求(p.15)
28. 國家意識形態對於”全球化的文化想像”?
29. "國家與資本合力運作的空間"(國家政策與資金的介入)(p.15)
30. 國家與跨國資本之間的勾結,忽略了”民族國家”(尤以反對西方權主義的某些第三世界國家政府)在現代化的同時也在企圖遏止跨國資本的壟斷性(p.16)
31. 冀望透過"國家體制的改革"來與資本主義抗衡

------------------------------------------------------------------------------------------------------------------

32. 香港中環「蘭貴坊」酒吧
33. 香港與上海的鏡像關係(李歐梵)
34. 殖民城市;香港與上海的區別不應只有殖民化程度,而忽略本質上的差異?
35. 上海作為"他者"(可以觀察到/可供分析/較為完整/統一的特性)(p.18)
36. 「上海式的現代性」(全球性的,地方性的;另類的現代化模式,全球化想像)
37. 城市的擴張以"極端"的方式
38. 上海內核:文化開放性/多元性/混合性/積極的創新態度
39. 「二○○○上海雙年展」(侯翰如)
40. 上海酒吧的繁榮究竟有多少”獨立”的成分?
41. "表面的亮麗、形式的國際化"(表象/本質的兩元區分)

===============================================================END

書名:龍應台(2001)。〈啊,上海人!〉《北京人.上海人》。香港:三聯。p.186-p.191。

"啊,上海男人!"此文在上海《文匯報》(1997.1.7)刊出後,引起軒然大波。"上海男人"紛紛打電話到報社大罵作者"污衊"上海男人,上海男人其實是真正"大丈夫"云云。


書摘:

1. 二十世紀末的中國上海,流言的主角竟是男人,被虐待的男人(p.187)

2. 上海男人竟然如此可愛:他可以買菜稍范拖地而不覺得自己低下,他可以洗女人的衣服而不覺得自己卑賤,他可以讓女人逞強而不覺得自己懦弱,他可以輕聲細語地和女人說話而不覺得自己少了男子氣概,他可以讓女人逞強而不覺得自己懦弱,他可以欣賞妻子成功而不覺得自己就是失敗。(p.189)

===============================================================END

書名:余秋雨(2001)。〈上海人〉《北京人.上海人》。香港:三聯。p.161-p.179。

作者介紹:

余秋雨
1946年生,浙江餘姚人,中國大陸著名的文化史論學者、作家。
經歷:上海寫作協會會長、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復旦大學、交通大學、中國科技技術大學、東南大學、寧波大學客座教授。
著作:《霜冷長河》、《文化苦旅》、《山居筆記》、《余秋雨台灣演講》、《秋韆架》等,為目前全球各華人社區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書摘:

1. 上海文明:許多心照不宣的生活秩序和內心規範,形成了一整套心理文化方式

2. 華亭館(《上海縣誌》記載,上海縣舊名華亭)

3. 明代進士徐光啟的上海特質,中西文化的奇異組合;《幾何原本》(俐瑪竇合譯);提倡西方科學文明、重用歐及人士、宣揚天主教;靈柩運回上海(墓前教會立的拉丁碑文),安葬地為家族世代匯居,開始稱為"徐家匯"。徐光啟的十六代孫是軍人,他有一個外孫女叫倪桂珍虔誠的基督教徒,擅長數學,哺育的幾個女兒對中國現代社會產生巨大影響),便是震名中國現代史的宋氏三姊妹(宋慶玲一口道地的上海口音)的母親。(宋氏遠祖"文定公",即是徐光起的謚號)

4. 徐家匯,向東延伸出一條淮海路,筆直地劃過上海灘,它曾經是充分呈現西方文明的一道動態,老上海高層社會的風度,長久地由此散發。

5. 上海位處:側臉向東,面對浩瀚的太平洋,後背是一條橫貫九域的萬里長江。上海從根子上與中華文明不太協調(文化/天然資源/飲水/峰巒/年齡),直到19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職員黎遜向政府投送一份報告,申訴上海對新世界版圖的重要性,上海便成為南京條約中開放通商的五口之一。

6. 上海是一個巨大悖論,當你注視它的惡濁,它會騰起耀眼的光亮,當你膜拜它的偉大,它會轉過身去讓你看一看瘡痍斑斑的後牆。
7. 上海的自慰:上海文明,首先是一種精神文化特徵,單單是經濟流通,遠不能囊括上海文明。
8. 各管各(關儂啥事體?)
9. 南北之爭;海派京派之爭(爭論多為北方假設)
10. 上海人很難心底長久而又誠懇地服從一個號令,崇拜一個權威
11. 上海人歷來比較講究科學實效,看不慣慢吞木訥的傻樣子

12. 上海文化人大多是比較現實的,不會對已逝的生活現象迷戀到執著的地步,總會釀發出一種突破意識和先鋒意識,但是,他們的精明使他們更多地顧及到現實的可行性和接受的可能性。

13. 大雅大俗均可隨腳出入
14. 國際交往歷史的開放文化追求

15. "崇洋不媚外"(總體上有點崇洋,但氣質上卻不大會媚外)(老一代人力車夫都會說幾句英語)(北方不少城市稱外國人為"老外",這個不算尊稱也不算鄙稱的說法,似乎挺密切,實則很生分,至今無法在上海生根;上海的口語中,除了小海,很少把外國人統稱為"外國人",只要知道國籍,總會具體地說...,與外國人有一種心理的趨近)(上海子女的教育上隱約埋伏著國際性的文化訴求,英語的重視)

16. 上海的文明承受者是一個構成極為複雜的群體,無形的心理秩序,吸納著和放逐著來來去去的過往人丁,一種非戶籍意義上,而是心理文化意義上的上海人於是出現。(p.175)

17. 上海文化結構:缺少皈依的一群。靠傳統?靠新潮?靠內地?靠國際?靠經濟?靠文化?靠美譽?靠實力?靠人情?靠效率,靠山似乎很多,但每一座都有點依稀朦朧。(p.176)

18. "重塑"新的上海人(人格結構的調整)
19. 百餘年超濃度繁榮和動亂的遺留

20. 上海人在總體上不是這座城市的主宰,上海人長久處於僕從、職員、助手的地位,是外國人和外地人站在第一線,享受和承擔著創業的樂趣和風險。眾多上海人處於第二線、觀看著,比較著,追隨著,參謀著,擔心著,慶幸著,來反覆品嘗第二線的樂趣和風險。也有少數上海人衝到了第一線,如果成功了,後來也都離開了上海。這種整體角色,既使上海人見聞廣遠,很能適應現代競爭社會,又缺少自主氣魄,不敢讓個體生命燦爛展現。(p.177)

21. 失落了上海的中國,也就失落了一個時代。失落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

===============================================================END

書名:周作人(2001)。〈上海氣〉《北京人.上海人》。香港:三聯。p.159-p.160。

1. 上海氣:上海灘本是一片洋人的殖民地,那裡的(姑且說)文化是買辦流氓與妓女的文化,壓根兒沒有一點理性與風致。

2. 上海文化以財色為中心,而一般社會上又充滿著飽滿頹廢的空氣,看不出甚麼饑渴似的熱烈追求;結果自然又是一個滿足了慾望的犬儒之玩世的態度。

===============================================================END

書名:魯迅(2001)。〈上海的少女〉《北京人.上海人》。香港:三聯。p.157-p.158 。

本文初發表於1933年9月15日《申報月刊》第二卷九號,署名洛文

書摘:

1. 凡有時髦女子所表現的神氣,是在招搖,也是在固守,在羅致,也是在抵禦,像是一切異質的親人,也想一切異質的敵人,她在喜歡,也在惱怒。

2. 嬌小玲瓏:上海的險境,使她們早熟起來,精神已是成人,肢體卻還是孩子。

===============================================================END

書名:王安憶(2001)。〈"上海味"和"北京味"〉《北京人.上海人》。香港:三聯。p.57-p.64。

作者介紹:

王安憶

  上海人,1954年生於南京,次年隨母親茹志鵑遷至上海讀小學,初中畢業後赴安徽淮北農村插隊,後調地區文工團工作,1978年回上海,任《兒童時代》編輯。1978年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平原上》,1986年應邀訪美。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憶中短篇小說集》、《流逝》、《小鮑莊》、《小城之戀》、《錦鏽穀之戀》、《米妮》等小說集及《69屆初中生》、《紀實與虛構》等長篇小說。作品曾多次獲得全國優秀小說獎,98年並獲得首屆當代中國女性創作獎。
  
  王安憶的小說,多以平凡的小人物為主人公,表現他們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經歷與情感。“理解”與“愛”是她的創作宗旨。在藝術表現上,她的早期小說多感情抒發,近期創作則趨於冷靜和細緻。

書摘:

1. 這是一個無賴的世界,生意人,工廠主,以及租界上的巡補房,如沒有黑幕的背景是寸步難行。
2. "拜老頭子",入幫會

3. 歐美的文化落生在粗鄙的江湖之中,得到一種巧妙的結合(p.60)

4. 上海是一個"機會"的世界,一夜之間,富人可變成窮人,窮人也可以變成富人
5. 北京使人想到"愛",北京人說"我愛北京",上海則令人想到機會."愛"這個詞於上海不適合的。(p.60-p.61)

6. 北京的貴族們有著遙遠的過去可供回想,上海的新人們則只有眼前,生存的競爭是那麼激烈,利欲之心日宵夜長,上海已沒有一點餘暇留給情感做遊戲了!因此,北京是一個人文的世界,上海則是一個功利場了。

7. 上海人有個理想,叫做"發財";北京人也有個理想,叫做"作官"
8. 上海,一百年的時間在歷史只是一瞬間,樣樣事情都好像發生在眼前,還來不及賦予心情。

9. 張愛玲筆下,失意是永恆的主題,夕陽西下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10. 白先永筆下,故事籠罩了濃郁的憶鄉與憶舊的情調

11. 賣相人和東西的商品味);外快(額外收入的投機味);軋朋友(結交朋友);噱頭(有趣/有辦法)

12. 一百年的上海就好像是一個短夢,留下了可怕的夢願和美麗的幻境,而身後江水長東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