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0, 2004

文化研究:移民、淘金、上海夢!?

時間︰2001年9月29日(星期六)下午1:30 - 5:00

地點︰
台北市新生南路紫藤蘆

主辦單位: 文化研究學會
協辦單位︰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交通大學新興文化研究中心、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台大城鄉研究所、台灣社會研究季刊、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Movements、紫藤文化協會、國科會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教育部顧問室

籌劃人: 劉紀蕙.交通大學文化研究所教授 主持人:廖咸浩(台灣大學外文系系主任)

引言人︰ 胡晴舫.文化評論者
沈秀華‧威斯康辛大學社會所
吳介民.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瞿宛文.中央研究院社科所經濟組
夏鑄九.台灣大學城鄉所

紀錄、整理:陳怡霈

摘要:

廖咸浩:

a.「悲情城市」-上海的原點

b.台北市-充斥著上海(注意?刻意遺忘?)

c.80年代中~90年代初,上海從對面拔起(吸星大法?台灣又有新的發展空間?台灣該怎麼辦?)

d.我們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現代性或現代化的競爭上面,會淹蓋掉,或淡化掉我們原來進行的對現代性的反思。


胡晴舫:

a.上海新移民,台灣人。

b.上海的舊建築---台灣的違章建築;上海地鐵---台北捷運;上海菜---台灣也有;上海的電視---台灣媒體。將兩座城市放在一起,他們才能了解上海。

c.住在上海的台灣人與十九世紀在歐洲的美國人有著相似的處境。台灣人一方面在上海處處發現自己自小熟稔、乃至個人嚮往的文化痕跡,迷醉於這座城市的風華,一方面卻又想要保持某種程度上的獨立,努力要置身事外,不被歷史幻覺所捲入。台灣人面對上海的猶疑,正因為文化上的輕易跨越,更烘托出政治岐異的進退兩難。台灣社會的歷史情境又比十九世紀的美國來得更棘手。至少,當時的美國已確立是一個國家,而台灣的國族定位仍在擺盪,仍處於撕裂狀態。

d.一個台灣人去到上海,他不確定自己是否應該大力擁抱這座城市,還是應該保持冷漠的旁觀者地位。因為他猜不清他在這座城市的未來。原因是他想不到自己社會的將來。

e.台灣人其實「愛上過」無數的境外城市,例如東京,例如紐約,例如巴黎。傳媒熱情如火地炒作這些城市的美處,從來也沒被人指著鼻子罵過媚俗。


f.如果,我們知道我們是誰,上海徐匯區的梧桐綠蔭就只會是涼爽而甜蜜的;如果我們知道我們的未來,上海外灘的西方建築就只會是宏偉莊嚴的,而不是「一堆破房子」;如果我們終能擺脫歷史與政治對個人的操弄,上海小市民的生活就會構成一幅有趣的現代清明上河圖,而不是我們極力想要挑剔的對象。如果,我們對自己舒服,整個世界就會成為澄淨而明亮的一塊居住地,上海就和其它城市如東京、紐約、巴黎、倫敦、孟買一樣,是我們可以勇敢探訪、不害怕迷失自己的地方。而,我必須承認,這將是多麼不容易做到的一件事。

 
廖咸浩:
a.男人面對大陸所出現這種階級上的優越感,這可能很多事情變成一種障礙,就是對自我的認識,反而是一種自我意識清楚喔。


沈秀華:
a.要理解台灣的上海熱,必須先放在台商自1980底到中國投資的脈絡裡來看。台商到中國先由廣州(尤其是深圳、東筦)、福建一帶投資設廠,自1994、5年起漸漸有更多的台商前往上海、崑山、蘇州一帶尋商機。

b.台商的往長江三角洲移動其實也是受中國經濟開發由建設深圳延至上海政策的影響。在中國大力、快速整地、造路造屋,提供基礎建設及積極招商的配套下,上海、崑山(離上海約一小時的火車程)成為台商的新愛。

c.這波上海熱中,在大家以強調上海的硬體、公共工程建設效率之快,來指責台灣的沒效率、落後。這期間透露出忽略、甚至隱約肯定中國政府以集權方式來進行這些發展,進而對台灣民主程序中,必須付出的溝通、妥協的時間和精力不耐煩。這樣的現象隨著上海熱的炒作,對我們好不容易奮鬥、累積而來的民主程序及精神,是一個極大的傷害,也是上海熱中台灣、甚至中國社會可能付出的社會成本。

廖咸浩:
a.我沒去過上海之前,我對上海一點興趣都沒有,我寧願去蘇州、杭州,幹麻去上海?等我去了上海之後,才發現上海真的是一個蠻迷人的城市,因為它新舊都有,即使在那種快速的現代化這種怪手在拆舊東西的情況下,我還看到很多舊的東西。

b.所以這個社會成本的付出其實就是說假如把現代性盲目崇拜的話,就會出現這種不顧一切的搗毀文化遺產的現象。當然社會成本付出不只是搗毀文化遺產,但這是最明顯可以看到的。上海現在,或整個大陸現在發展有點像我們台灣6、70年代那種不顧一切。


吳介民:
a.如果說紐約是美國的例外,那麼說上海是中國的例外,並不為過;甚至是更加貼切。上海的市區高架道路、地鐵系統,在短短幾年之內建造起來,摩天高塔一根一根拔地而起,幾乎可以媲美紐約、香港,而市政當局又正在計劃從浦東機場興建一條商業化運轉的磁浮鐵路到浦東市區。這幅景觀多麼令人羨慕。許多人會說這是威權專制政府的「效率」使然。的確,我們需要歸一點功勞給這個政府,假如達成這個功績的政權的種種反民主的作為,在若干年後不會變成它的罪狀。

b.那就是整個中國社會,當然尤其是上海、北京這樣的地區,普遍洋溢著一種追求快速現代化的心態。五十年代的大躍進運動,毛則東和他的黨國機器曾經用來激勵人民的口號,例如「超英趕美」,就清楚展現出一種後進國家不顧一切,趕超先進國的現代化衝動。市場開放以來的中國政府,幾乎是不計成本地在營造中國已經強壯起來的「門面」。

c.上海這個門面,從高空去觀賞它的壯麗與雄偉,的確是挺嚇人的 (intimidating)。一個觀察者如果不察這種堂皇門面背後的社會政治機制,他的心理狀態很容易就就會跟著改變,而影響到他的觀察事物的方式。

d.中國政府刻意營造的舒適的生活與經商的氛圍,大量公共建設的成本,絕大部份由一般市民(甚至是內地窮鄉僻壤的農民)來分攤,而最高級的服務則保留給少數的國內外人士。歸根究底,這是某種將公共福祉 (public goods) 巧妙轉化為「俱樂部財」 (club goods) 的政治機制。享受這種排他性的俱樂部財的中國內外的權貴人士,能不能警醒到這一點?蠻令人懷疑。情況如同恩格斯在一百五十年前,批評曼徹斯特的資本家階級:他們在每天上下班的路途上,永遠「看不到」工人低劣的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看不到」,不是因為資本家眼力不好,而是意識形態使然。

e.從台灣到大陸的人口移動現象,已經從工業勞動的層面,增添了文藝勞動的部門,同時也是從工業資本到文藝資本的西移。不用多作解釋,文藝資本所攜帶的象徵符號的複雜度,絕對要高於工業資本。正因為如此,何況台灣又正在經歷著政權轉移的陣痛期,我們可以這樣觀察:這一波大陸熱在台灣本身所引起的文化辯論的強度,不但會很驚人,而且勢必將反應目前台灣社會最嚴重的價值觀或意識形態的紛爭。因此,有個問題很值得注意,台灣過去幾年來不斷升高的省籍、族群、民族主義的爭吵,通過上海熱的洗禮,究竟會產生怎麼樣的變化?會有良性對話的契機呢?還是反而會惡化?我們可以期待從中產生一種有創意的新思維嗎?


廖咸浩:

a.在上海的環境裡面,在上海內部,他們最常分析的事情就是,你大概不是上海本地人吧?在上海很多人在外圍的人有口音,常會被人認出來他不是住在上海市區的人。但上海的知識份子好像有這個傾向,就是當人家說他不上海人時他很高興。因為上海人往往被人家認為是沒有知識份子氣息的人。所以他們的知識份子常喜歡人家說『ㄟ,你不像上海人』,表示我是有使命感的,我不只會賺錢而已。


瞿宛文:
a.在任何團體中表示不滿的方式可分成兩種,一是離開(exit),一是發聲(voice),亦即留在團體中提出異議繼續參與。

b.我們可以區分一下兩種移民方式,一種是與台灣企業全球化有關,權且稱其為全球化,另一種則是純移民。

c.純移民的型態也可以目的地來區分,分為去先進國的與去落後國家的兩類。除了留學生之外,去先進國的台灣移民,比起當地居民,所擁有的競爭性資產較少,在發展機會上處相對弱勢,因此消費性移民較多,尤其是社會菁英「內在美」式的移民。去落後國家的台灣移民,則一般而言,比當地居民擁有較多的競爭性資產,在發展機會上處相對優勢。這兩個範疇很清楚,與台灣的相對地位清楚,與台灣基地的競爭性不強,不會引起疑慮與妒恨。

d.我們並沒有台灣移民的確切統計數目,內政部網頁只提供了幾個移居重要國家的數字,大致說來近八年來,每年平均約兩萬人左右,移民美加佔幾乎八成,紐澳佔兩成,南非百分之一。至於移民到落後國家的數目則就不可考了,不過顯然並不多。在此架構下,我們可以比較一下洛杉磯與上海,做為台灣移民目的地的地位差異。洛杉磯的台灣僑民數目甚多,除了留下來的留學生之外,因應台灣企業全球化(市場發展型態)而去的數目應不多,而主要是消費性的純移民為主。

e.至於上海呢?因應台灣企業全球化的移民不少,型態則兩種皆有,亦即大陸是台商的生產基地,但是台商也著眼於大陸未來的市場發展。大陸雖無疑是如假包換的落後國家,但居然也開始是台灣純移民的目的地,並且兩種移民型態皆有,有去落後國淘金型態的純移民,但也有留學以及其他純消費的移民型態出現。

f.就未來發展性而言,往美國洛杉磯的移民已經大至穩定,未來雖仍會成長,但發展應相當有限。另一方面,往上海的各種型態移民,都可能會快速成長,發展空間甚大,並且是每一型態的移民都會繼續成長。這背後的大環境當然是台灣與大陸日益密切、方興未艾的經濟關連。

g.原先我們是以目的地是先進國還是落後國,來區分移民型態,來掌握台灣的相對地位,但是上海的案例卻顯現一種複雜性,無論是全球化或純移民,到上海的移民都同時包含先進型態與落後型態,這導致台灣相對定位的混亂,也顯現了台灣與大陸錯綜複雜的關係。


夏鑄九:
a.上海熱這筆帳得由李歐梵的《上海摩登》開始算。

b.華東師大倪文尖的上海人看台灣的上海熱。(這是誰的鄉愁?誰的焦慮?這是什麼樣的想像?)

c.白先勇/歐陽子的鄉愁世界,以及,倪文尖警覺到改革開放後的不均等發展更加擴大,流露一種對現代化過程的不安與知識份子責任感,但是卻糾纏了揮之不去的國族國家的沈重。

d.必須看到王偉中對市場與影像敏感,創造了大嘴大炳與全才旦角夏禕合作的台灣上海式流行歌謠,甚至是上海話學習班。於是,必須看到流行文化建構,當前台灣的上海菜、餐廳、旗袍、與仿百樂門舞廳…。我的一位港澳學生更要求加上,若與當年周潤發的上海灘代表的港人底層上海人價值觀是如何進入台灣,進入台灣後台灣的一般視聽消費者又經驗到什麼,倒值得對比,或有啟發。

一, 台灣的上海熱的物質基礎:一點空間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a.高科技移民。這一波台商投資已經不同於上一波在珠江三角洲,如東筦等地,而較多是著眼品牌,以求接近市場

b.多少人員、貨幣、技術、觀點、資訊以及影像在亞太城際網絡中流動啊。

c.張如京以及王文洋分別建立的上海八吋晶元廠,說明了與台灣間三到五年的技術差距,因此,台機電與聯電登陸只是爭早晚而已。現在有些台灣的高科技業者已經在上海成立研發部門,技術勞動力的價格與素質是關鍵因素。在全球經濟分工與中,台灣的競爭優勢本來就應集中在技術升級上,這是台灣產業唯一的出路。在現在台灣政治的局勢下,也難怪台灣的學生有所謂的“台灣焦慮”,在安娜李‧莎克西妮安(AnnaLee Saxenian)指出矽谷新竹連結(Silicon Valley-Hsinchu Connection)的概念時,總是會問下一步會不會是矽谷上海連結?其實答案在於台灣自己,以這一年的台灣政治表現來看,這焦慮倒是會成真的。

d.理論層次言,台灣企業(主要是電子業,或者說,台北新竹技術走廊)的危機與優勢,即空間轉移,其實是危機的時間延長。但是,佔領大陸市場確實是台灣企業的地方優勢,與其說是技術優勢,不如說是文化與歷史的一點條件。

e.就歷史的角度言,香港與台灣的結構性角色是中國納入全球經濟的節點(nodes)/虛擬橋樑。我們必須面對與認識台灣的經濟結構與動力和政治結構與動力間的根本矛盾:全球經濟與國族國家重建的衝突。

f.至於上海,這裡是跨國公司角逐的戰場。所謂改革開放,也就是中國納入全球經濟的過程,因此,分析結構性都市意義的賦予,在於歷史地看待“摸著石頭過河”的深圳、上海浦東的“櫥窗”作用,與西部大開發的當前不可勝任之重。這樣我們就能冷靜地看到中國轉向後上海所引領的龐大大市場。至於浦東的支配性天空線(dominant skyline)作用,不只是都市象徵,還有物質的力量。911對紐約華爾街的全球金融流動的立即影響是最好的明證。在上海人民廣場市政府左手的城建展覽館中心的上海地標組合,就正是在說明象徵與功能的雙向作用,而城市的遠景與市民的認同也是在對企業展現行政效率與對市民提供都市服務的基礎上才得以獲致的。

二, 有意思的上海個案研究:“新天地”

a.研究生張智惠正在進行中的碩士論文,對上海盧灣區太平橋地區的舊區改造、石庫門住宅“活化保存”、與房地產開發案的研究

b.“新天地”為有眼光的港商所開發,而台商卻是佔多數的餐飲服務業經營者。“新天地”計劃得到區與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卻也引起學院的辯論。譬如說,像同濟大學的莫天偉伍江與也是同濟的阮儀三、北大的周一星之間的看法就不一樣。

c.目前,上海小市民的反應是,在拆遷時確實存在個別抵制,而面對“新建的”“新天地”石庫門卻也存有敬畏的距離。這裡是被比作香港蘭桂坊的高消費都市空間。據說,現在上海的拆遷安置已經不像十年前外環路拆遷時的作法,很快學會了台北的財務補助進入住宅市場購屋手段,安置也遠至浦東鄉下,除了回民尚可託少數民族之福爭取到多些補償。那麼,上海版的十四、十五號公園運動呢?這是時間與空間的問題。至於基地中的共黨一大會址歷史文物保存可是必須“真正”保存的前提,其真實性(authenticity)被周圍的“重置”彰顯出全球化下“真實的錯置”。所謂真實,一旦現出“建構”的斧鑿,真是尷尬。其實,“新天地”的石庫門已經不是地方空間(space of places),石庫門建築物的實質建築元素在新的商業空間功能下重組,如此務實,因此沒有一點情感掙扎,而這不正是資本對地方空間的創造性破壞的最高表現?“一個幽靈在上海空中飄盪”,“新天地”是對歷史的嘲諷?無奈?還是必經之路?還是鬧劇?只有留給歷史了。台北古蹟保存界有一個小笑話,聰明的台北市政府趕快送令他頭疼已久的超級市民史康迪一張上海單程票吧。

三, 研究什麼?為何研究?如何研究?如何發問?

a.在台灣研究上海熱必須反思研究者自身的位置,以及,論述策略的設計。

b.為了避免自己不自覺地將自以為是的價值強加在研究角度之上,譬如說,反共,還自以為客觀中立,把對今日上海的研究仍然不自覺地退化為“匪情研究”,那麼,必要的人為距離,也就是理論干預能力,是研究者必須的準備工作

四, 異質地方(heterotopia)建構:上海

a.上海,是納入全球經濟的鉅形城市,競爭力急遽提升。

b.上海,剛剛納入全球經濟的國家角色急遽改變,它目的清楚、手段彈性(地鐵站出租、楊浦區與同濟、復旦合作的孵育器(育成中心)嘗試等等,不勝枚舉),能力高強,然後,至於是不是自掘墳墓的歷史陷阱?坦白說還不知道。台北(台灣)經由威權、發展,到今天的國家競爭力弱化,雖然民間活力無窮。

c.上海,地方社會的市民自主性仍弱,有上海優越感,但學院與知識界還確有不同的意見存在。台北(台灣)則是眾聲喧嘩,是東亞模型中社會活力釋放雜音的最佳代表,當然,也仍有不少知識份子視政治表態即為政治正確。

d.上海,混質的文化形式,被稱為具海派文化的庸俗卻有創造新品種的活力。台北(台灣),文化的混血也正同樣是是此身的特質。

e.上海,一如台北(台灣),兩者俱可窺見現代性,這是表現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的經驗方式,也伴隨著殘酷的死亡陰影。

夏鑄九:
我覺得台灣人的認同,真是一個歷史之債,我是覺得我們要把台灣人的認同放在全球化的過程裡面來看,不然根本理不清。就是認同放到全球化過程裡面來看,認同到底是什麼?

第一,沒有反思的local,就沒有反身性能力,有相當程度是我都可以用社會學用的字「反動」。假如我們沒有這種自覺,老實說是非常危險的。我們要是有反身性自覺,台灣的地方草根的認同潛力無限。認同當然不只是血緣的,為什麼?今天我們不知道已有多少書從人類學、社會學、文化研究的角度都說認同是建構。哪裡有本質血緣的認同?誰還敢用種族(race)這個字呢?問題的認識在於認同是在什麼脈絡裡被如何建構的。用撩撥性的語言說,只有賣狗,那個狗才要血統證明書因為商品建構嘛!我要賣這狗,我才在乎是血統證明。台灣的認同更是複雜的台灣近代歷史,尤其是政治使的歷史鎖鍊。其實中華民族都是建構。這要建構所以是國族神話建構。老實說,正因為是反動的,所以不能成為出路。你想想看在全球化的年代,我們靠那種原初的認同,靠那種非常直接的地方的認同,如何負責任地提出希望?如何能趨吉避凶?。歐洲的戰爭,法西斯怎麼起來的?真是血跡斑斑,老實說你做為知識份子,做一個政治人物,做一個公共人物你不可以去操弄這個東西。但是這跟我剛剛說我們去擁抱台灣草根地方沒有關係的,這不必然衝突。但是你做一個知識份子,你必須要有自覺,不然"台灣"是被玩弄的對象,這才真是台灣人的悲哀。

第二,我願意比較面對的是全球化,所以我順著瞿教授的觀點發言,全球化才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

strong>他絕對不會說來個網路上召,老實說他這樣怎麼選阿?他就通過老師。

大陸的這些知識份子來,他一定要得到一個在你這邊做事就要有的合法的居留權,他才能夠住在大都市裡,這時候工廠要落在廣州,要落在上海、蘇州這種生活品質不錯的地方,他們在選擇就業的時候他們會選擇好的城市,你把他突然選到一個像台灣龍潭一樣的地方他不來,他寧可去大陸的台北,就是上海、深圳、廣州。

第三,殖民的現代性?我曾經把它界定為「沒有主體性的現代性」。我根本不知道我是誰,因為是殖民地嘛,從來沒有機會認識自己,台灣就是這樣,所以這個時候你跟上海跟香港真可以溝通,因為有非常多共同的歷史經驗,那這時我看上海的時候,老實說我真是非常舒服的,跟香港人也是,跟上海人一談,大家有很多共同經驗,所以我才說香港跟上海都是我們的異質地方,都是我們的鏡子。我在看上海,我在看香港時,其實我就看到的就是我自己。

第一個特性都是務實,當然我也知道他是一個資本主導的城市,他當然得務實,可是它如何務實呢?它比北京務實多了,北京是個政治城市,可是上海和香港,舉浦東機場為例,現才做了四分之一,我看完了,必須佩服。而且我佩服的是管理,為什麼他懂得謙虛,我跟你講唯有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唯有務實的人才會謙虛,因為他看到了香港的教訓。

浦東機場一旦出了差錯,虹橋還可以救得上來。


=========================================================================


註記:四月中旬-五月中旬心得/紀錄

這幾週以來,事情比較瑣碎,參加了輔大大傳系學弟妹的二天評審工作;政大企管所研究案和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陳錦誠總監等一同訪問了果陀劇團執行長林靈玉,之後,進行了開會和進入撰寫此個案的工作;於此期間,除了忙著和政大科技管理所TIC100的全國競賽外;陪親愛的女友奔波長榮和華航初試.複試外(結果仍在煎熬等待中);更因為許多報考研究所的各方學弟妹找上,尋求在研究所口試上的交流(台大.政大.淡大.銘傳...);加上固定的周二教學助理和周一傍晚唯一的一堂選修節目管理課程...使得時間被切割得瑣碎,比較無法把較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畢業論文上(過往週四固定的媒體文化讀書會也因大夥過忙,至今暫停了一個月,作了緩衝).

近一周,重新慢慢在忙碌瑣碎的時間中,找一些時間回歸自己畢業論文上,週三中午約了師大英語系助理教授黃宗儀,請教了關於上海研究的方法和經驗,希望對之前指導教授盧非易諸多提點,有更清楚的輪廓和操作;今日(周四)和輔大唐維敏的老師再次交流了關於論文諸多點點,有反思亦有些許突破,希望下次跟盧老師再次meeting時,有更多的火花,更精確的繼續發展下去.


A.關於論文/思考/一些對照

a.上海影城.空間討論:酒吧(包亞明);廣場-市場(戴錦華);購物中心(張小虹等)...

b.上海戲院.戲院追尋:台灣戲院史(葉龍彥);「巴黎電影院」彭怡平

c.上海研究.城市研究:李歐梵(哈佛);劉紀雯(輔大英文);黃宗儀(師大英語);其他...


B.關於文化研究/政治經濟學/文化經濟學/文化政治經濟學

a.文化研究(文本脈絡/理論)--->空間場域(鬥爭/操作)<---政治經濟學(資本流動/分析)

b.上海作為方法:上海文本(context)-->結構化-->重組/建構-->理論化工作-->理論的作用/適用

c.文章續追尋:馮建三(傳播政治經濟學與文化研究的對話附錄);蕭蘋..

d.Studying Multiple Sites and Scapes:
1.如何在一個研究中,以"多元的視角/場域"來進行?如何在一個多元的途徑下進行研究?如何以兩個研究策略下產生有意義的關聯?
2.為何研究不同領域在專門的詞彙拼貼上,比起將描繪和建構一致性的?
3.這本書如何因多元的人種誌和多元的旁枝幫助我們帶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討論?
 -從多元的研究場域,將看到不同場域研究發現的現象
 -一個場域和多枝的概念,提供一個啟發式的教育,幫助我們從兩個不同特點的視角,發覺所研究的社會問題及事件
 -補足和提出反對的觀點,進而提供另一個不同的真實角度


C.結構化:上海影城研究

a.政策:中國電影政策;上海電影政策

b.投資:外資;港資(內地);房價/地價

c.文化:城市歷史文化;全球-區域城市...古蹟文化/現代性/後現性(過渡);文化創意產業

d.脈絡:90年開放--WTO(新的關照/轉變-技術.人才.資金等)

e.影城/戲院:影展;影節;票房;消費空間;國際文化分工/消費使用者/在地居民

f.其他:媒體再現方式(報導刊物);輔助媒材(影像紀錄);圖書(文獻蒐集)等

-----------------------------------------------------------------------------
註記:近期看了<歌舞中國>紀錄片,看後評價不高;日劇<白色巨塔>,戲劇張力頗強,似電視電影
;另看<手機>.<蒙納麗莎的微笑>.<我要飛上天>等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