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8, 2004

閱讀:民國時期的上海電影與城市文化(張英進)

*本文譯自筆者所編Cinema and Urban Culture in Shanghai,1922-1943之導言部分,初稿由Paul Manfredi譯就,特致感謝。刊登於第60期《二十一世紀》。

以陳凱歌、張藝謀為代表的「第五代」電影的成功,使中國電影研究自80年代中期開始就成為在西方頗有學術價值的研究領域。與此相反,1949年以前的電影卻罕有問津者。本書的一個直接目的就是將學者的注意力轉移到1910-40年之間的中國電影。對民國時期城市文化語境下的早期中國電影進行持續的研究,將大大地擴闊中國電影研究的歷史視角。除此之外,本書的第二個目標是將電影建構為民國時期重要的文化力量,並將電影研究與正在發展的上海文化史研究聯繫起來

本書將論證,電影文化作為特定社會政治語境下的文化現象,是一個能為現代中國知識考古學提供豐富資源的據點。


  我在這裏引用福柯(Michel Foucault)「知識考古學」的概念是基於以下幾個原因[1]。

首先,民國時期的大眾電影文化還沒在中國研究領域得到深入探索,大量文獻研究還有待於電影與歷史學者去做。

其次,由於大批原創電影流失,早期中國電影的探索就像考古學一樣旨在挖掘人文遺跡。它必然根據那些繁雜的資料來源,像廣告、影迷雜誌、電影說明書、海報、影評、傳記等,來描述這些文化現象在早期歷史文本中的構造和功能。

第三,由於文獻不能被徹底描述,這些被考古研究所披露的資訊有待進一步提煉甚至修改。而新文獻的出現將對那些文化遺跡的製作、管理、發行、流通、運作的種種假設提出新的挑戰。

有鑒於此,本書在方法論上與知識考古學相連接,系統地研究那些豐富的文化遺跡和文獻,而這些文獻往往是被現代中國的標準化的社會政治歷史書籍所埋葬和草率處理掉。

  本文將簡述本書所集論文,並把它們分為三大主題:機構與革新再現與實踐建構與爭辯。最後,我將通過對某些文獻來源的概述,指出一些有待進一步研究的題目。

--------------------------------------------------------------------------------------------

二.電影與城市文化:機構與革新

  本書的第一部分,「電影羅曼史:茶館、影院、觀眾」,側重於1910-30年間城市電影觀眾所感興趣的家庭羅曼史。張真的〈茶館、影戲、《勞工之愛情》〉,討論1922年的由鄭正秋所寫的這部尚存的最早電影短片。該文敍述了20年代傳統中國戲劇的巨大影響漸漸被電影手段和情節處理所取代的過程。在重構茶館文化氣氛的同時,張真指出電影從戲劇的外在性(滑稽戲的表演)到情節的內在性(心理動機)的轉變留下了很多矛盾,這些矛盾在當時需要以階級和性別的觀念來解釋。

  從機構的歷史來看,中國電影工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初,不只是張真所說的茶館文化,還包括文明戲。鄭正秋早期的影戲中就體現了文明戲的模式。二十世紀初,文明戲本身的改變很大,由清末與政治息息相關的創作轉化為家庭倫理劇。鄭正秋的文明戲傳統,尤其是它對城市文化和流行趣味的重新重視,被後來的電影投資者和製片人所採用。因此,它也可以說是20年代上海電影觀眾和電影工業定型的重要因素

  事實上,中國戲曲和電影的關係也許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密切。就在二十世紀初,有人試著讓觀眾習慣于在公眾場合看電影。除了讓電影和戲曲間替上映及表演不同故事以外,還有一些連環戲,像《淩波仙子》和《紅玫瑰》,1924年由上海新舞臺和開心電影公司聯合制作。這些戲根據日本的模式,由一系列相關故事組成,由電影和舞臺表演共同敍述,視覺上頗為奇妙。但由於技術上難於操作,連環戲很快就被揚棄[2]。

  哈裏斯(Kristine Harris)的〈《西廂記》與20年代上海的古裝劇〉解讀1927年一部改編自傳統故事的電影,顯示了一種文學和戲曲間的複雜引用及背景(上海—歐洲—好萊塢)的複雜銜接。此外,當時新的技術和特技使電影創造出豐富的視覺與心理的隱含文本。與其說這是一部有逃避主義和懷舊傾向的電影,哈裏斯認為流行古裝劇其實是新的電影類型,旨在擺脫影戲的粗俗,以它的民族性來吸引中產階級觀眾,從而也使中國電影能有較穩定的票房收入。

  李歐梵的〈上海電影的城市文化,1930-1940〉審視了城市機制(像影院、流行雜誌和城市指南),使看電影成為現代城市生活方式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他指出,出版文化對上海觀眾觀賞習慣的影響,比我們原來預期的要大得多。在簡短比較了好萊塢和中國電影的情節模式以後,他推測長境頭可能不是原創而是一種「多風格的混合物」,它一方面是長慢節奏和戲劇性的表演,另一方面又是新的電影技術。電影文化的出現對30年代上海的現代感知性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民國期間上海電影和出版文化的錯綜連接應該引起更多的重視。20年代鴛鴦蝴蝶派闖入中國電影,其實是上海電影業幫助觀眾適應外來的娛樂方式(西洋影戲)。不僅大多數有關國內外電影的說明書都是以文言書寫以吸引轉變時期觀眾保守的閱讀習慣,而且某些「鴛蝴」作家——像包天笑、周瘦鵑——也寫了電影劇本,並在他們所編輯的流行雜誌中為電影呼籲[3]。30年代一些雜誌還出版月度《觀影指南》幫助讀者選擇電影,評分頗苛刻。例如1937《電聲》的一期中,沒一部電影被評為「A」:《滿庭芳》為B+;馬徐維邦被炒得火熱的《夜半歌聲》B-;《彈性女兒》C;《馬球大王》D-。

  此外,城市指南也提供了電影與城市文化相關的資訊

1919年的上海指南介紹了票房從一角到一元不等的各個電影院。

1935年的指南包括了那些在南區票價一角的劇院和像卡爾登劇院等六倍於這個票價的影院。

電影雜誌和城市出版物,也不時出現對大城市電影院的報導。例如,1939年《青青電影》建議讀者怎麼經濟地看二輪影片。而關於上海電影院發展的研究,則早在一年前已出現於《上海研究》中。

不可置疑,民國時期上海電影院不僅是現代化的象徵,也是國內外影業公司爭奪市場贏利的場所

--------------------------------------------------------------------------------------------

三.電影與性意象:再現與實踐

  從機構的層面移到再現的層面,本書的第二部分「性臆想:舞女、影星、娼妓」,研究對三類城市婦女帶有性意味的報導,以及她們銀幕上下形象的流傳及操縱

菲爾德(Andrew Field)的〈在罪惡之城出賣靈魂:印刷物、電影及政治中的上海歌女和舞女〉探討了這時期在城市指南和相關雜誌中上海公眾對舞女的看法,分析這些雜誌漸漸形成的模式。他以豐富的資料證實了,儘管她們的媒體功能類似於晚清民初的「青樓知己」,但是舞女在當時不僅是上海文化的象徵,而且與工業化城市的政治經濟息息相關。

PS:「性臆想:舞女、影星、娼妓」;「流動臆想:新移民、國際文化勞工、大陸民工」;



  作為一種色情化的公眾形象,舞女在當時電影及文學的再現中被廣泛運用。舉例來說,蔡楚生1934年的《新女性》凸現了女主角在舞廳觀賞性感表演時的複雜心理過程。陳定山在他的傳記中描述了一些30年代聳人聽聞的細節,像卡爾登舞廳令觀眾著迷的午夜表演。羽仙舞中「仙女們」扇動翅膀,性感的身體若隱若現;黑燈舞中黑人舞女挺著只覆蓋兩片金葉的豐乳,邊環座起舞,邊亂拋香吻。最後是三十分鐘的配樂「臥室表演」,在幽暗的燈光下,穿比基尼的金髮女郎先是在床上無精打采地看書,焦灼地等待,最後是半裸著在椅子上自淫的高潮。毋庸置疑,這種對上海中外舞女非常感性的描述方式刺激了城市的性想像力。在這點上,陳定山的文字描述體現了30年代一個典型:「現代女性」作為一種城市隱私,對它的探秘使男性探險家獲得了在性與智力上極大的樂趣。這同時也說明了民國時期舞女在很多畫報及影迷雜誌,像《北洋畫報》和《電聲》中頻頻露面的原因。

  Michael Chang的〈電影女明星與上海公共話語〉,探討了女影星與舞女的關係。他通過對中國最早三代影星的出現過程的描述,不僅分析了女演員升為明星的輿論過程,更指出階級和性別在此過程中的作用。一個重要的不同之處是:20年代對女明星的輿論呈負面性,正在成名的女明星往往名聲不佳;而30年代,輿論則呈正面性,女演員是因「本色」和職業訓練揚名的。

  筆者的〈娼妓文化與城市想像:30年代電影研究〉,進一步研究了性和道德這兩個因素與電影的關係。二十世紀中國的文學及電影作品中,妓女通常是城市現象的焦點,對「無法表現」的事件的公眾表現,給電影開闢了非常具爭議性的空間。例如,知識份子的道德倫理認知觀往往遭到大眾及時行樂傾向的挑戰。筆者指出一個頗有意味的現象:電影表現妓女的傾向,從20-40年代對其悲慘生涯的同情性描述,到80-90年代對妓女生涯輝煌一面的傾心。


--------------------------------------------------------------------------------------------


四.電影與民族性:建構與爭辯

  在民國時期,女性性話語是敏感而令人好奇的話題。不僅對製片人和觀眾是這樣,連官方審查員也是如此。

本書第三部分「身份的構建:國家主義、都市主義、泛亞洲主義」探討了控制的問題以及電影製片人與官方審查員所期望建構的身份。

蕭志偉的〈建構新的民族文化:南京十年中電影審查與廣東方言、迷信和性的問題〉,探討了國民黨的審查制度是怎樣建構新的民族文化,以及新的民族身份是怎麼在以地區性(以粵語片為代表)、國際性(好萊塢的性場面)、傳統性(反映在古老的中國迷信中)為參照中進行的。所有這些類別都是很有爭議性的,因為中央政府與地方組織往往達成某些交易。蕭總結道,雖然國民黨的審查制度在實施它的規則時並不很成功,但是還是因為它對國語片和道德意象的提倡而使電影文化因之定型。

  與方言與圖像不同,音樂很難控制。蘇獨玉在〈都市之聲:30年代中國電影音樂〉中指出,中國電影中的音樂組成了一個都市化、國際化的多樣化空間,就像那些在上海演奏的銀幕之外的音樂一樣。蘇注意到了音樂在當時的音樂家及知識份子的話語與爭執中所充當的角色。當時的電影音樂反映一系列觀念和模式(例如,中國民歌與好萊塢歌劇)。有意思的是,許多被標上「左翼」標籤的音樂作品,以單張樂譜或愛國歌曲的形式廣泛流行。  

在蘇的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左翼電影」與「左翼音樂」在後來幾十年所遇到的麻煩及複雜性。雖然很多「左翼電影」中的歌曲繼續普及,但是50年代以來,被認為「左翼」的歌曲(如《義勇軍進行曲》)幾乎被改得面目全非。再說,「左翼」作曲家創作的並不都是左翼歌曲,像賀綠汀的《秋水伊人》是為《古塔奇案》而創作的,此歌因其優美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詞而風靡幾十年。作為左翼作家的「出奇」之作,這首歌比較吻合上海腐敗的中產階級的情調,與斯滕伯格(Josef von Sternberg)1940年的《上海姿態》和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反映的舊上海色情場面很是相稱。

  事實上,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抗戰爆發將中國電影業分割為日據區(滿州國、上海、香港)和國統區兩個政治區域,左和非左的區別也就變得微乎其微了。很多資深電影家,像卜萬倉、費穆、馬徐維邦、吳永剛和張石川,仍然留在上海製作商業影片,尤其是戲曲片;大多數電影家,像沉西苓、史東山、孫瑜、應雲衛,則遷去重慶,由於膠片不足,他們只能為新成立的國營電影公司製作一些小規模的愛國片。另外一些則轉去香港,並在離開香港去內地之前製作了幾部最早的國語電影。而陳波兒、袁牧之等就轉去延安,開始製作記錄片。  

40年代初,上海的電影文化是很政治化的,誰在甚麼電影中出現受到很密切的關注。在這種不穩定的城市氣氛中,李香蘭仗著她美麗的歌聲而突然走紅。她是傳奇性的神秘人物,無論是對日本統治者還是中國觀眾來說,她的國籍都是很敏感的政治秘密。

斯蒂芬森(Shelley Stephenson)的〈她無處不在:上海、李香蘭和大東亞電影圈〉,分析了關於這位在滿州國出生,在中國受教育的日本影星怎麼隱藏她的日籍身份,以中國人面目出現的媒體報導。斯蒂芬森指出,在上海電影雜誌中捧紅李香蘭的策略與從無到有的「大東亞共榮圈」意識形態的推捧過程是很相似的。這是一個明星話語有助於泛亞洲政治的例子,所以李香蘭現象本身體現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一種文化侵略模式。

  本書第三部分的文章體現了身份問題是與民族、地域、傳統密不可分的。蕭討論了以上三類概念與方言、大眾道德觀和電影審查制度的關係。蘇指出了中國藝術家將這些概念在電影和音樂中呈現出來的一系列方式。斯蒂芬森則側重這些概念是如何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個人身份的多重性。在這個國家、文化和個人身份的相互摩擦中,概念的定義並不是固定的。

民國時期上海電影和城市文化的特殊性產生於上海而不是中國其他城市,所以這些國家、民族文化和國籍就變得更複雜化了。上海人口的多種族、多地區成分,租界、跨國公司,以及上海與好萊塢、蘇聯、日本、香港、南亞及其間的文化交流,所有這些使得中國電影的「身份問題」變得更明顯。 


--------------------------------------------------------------------------------------------


五.電影、文化史和「心態史」(histoires des mentalités) 

從以上的簡要概述中可以看出,本書不能覆蓋民國時期上海電影和城市文化的所有話題。在斯蒂芬森(Shelley Stephenson)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淪陷區電影至今才開始被慎重地研究,戰前與戰後上海電影的複雜狀況還有待理出頭緒來。

另一個還沒得到充分研究的上海文化史的課題,是好萊塢對中國電影業的影響,雖然這方面文獻資料不缺乏。

舉幾個例子,1923年葉勁風編輯的《小說世界》,其中幾期經常報導好萊塢電影,包括中文的電影簡介和明星照。自1933年8月到1937年7月,天津的《北洋畫報》出版了107期週刊性的《電影專刊》,經常報導西方電影的消息。30年代中期,國家電影檢查委員會的電影檢查報告列出所有批准公映的電影,大多數是好萊塢作品,但也有大約60部在1931-34年被禁的國產片。40年代初一些流行雜誌,像顧冷觀的《上海生活》,刊登一系列由百老彙戲劇改編的電影與好萊塢1941-42年的製片計畫。40年代後期,《電影雜誌》半月刊用主要篇幅來報導好萊塢消息,並辟有像「影星標準譯名」和「外國電影在上海」之類的專欄,按製作公司的順序列出好萊塢電影的中英片名。



  蘇聯對中國電影的影響可能不像好萊塢那麼直接,因而也就很難估計。然而,它對30年代左翼影評的影響就很顯然,因為從那時候起,蘇聯電影理論的翻譯就開始影響年輕一代的評論家。關於民國期間上海電影的更多資料可以從那些名導演、劇作家、演員的大量傳記中收集到,而這些個體經驗的敍述往往是被標準的電影史所排斥的。如果光論正規的出版物,1927年的《中華影業年鑒》可能是最早的全書,它涵蓋了電影業各個方面。想要繼續探索與民國時期上海電影與文化相關的問題,我們必須意識到另外一些文化形式所擔任的重要角色:像攝影、畫報、漫畫、報紙、電臺和其他大眾的媒體。


  顯而易見,電影和印刷文化的關係構成了本書的一個焦點。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目標是探索這些印刷物以外或銀幕畫面背後的隱藏層面,在這個層面中,政治觀念、大眾觀點和私人幻象交彙成一個表面無法察覺的相對穩定的結構,儘管它們之間還是有互相排斥的一面。

在本文的開始,我用「知識考古學」這個術語來描述如何尋找電影與城市文化的文獻來源以及分析它們在民國上海背景下話語的形成方式和功能。在這個結語部分,我將把我們的努力與目前文化史研究的關係聯繫起來。


  夏提亞(Roger Chartier)指出一種理解文化史的方法:首先,「文化史必須是對再現過程的分析」;其次,「它必須被理解為是為意義構建過程的研究」。在他的研究中,他運用了再現、實踐、引用三個關鍵性概念。他建議「文化史的目標是對社會再現主題及構型(configuration)的理解,這種構型和主題使社會人在交際過程中把他們的立場和興趣無意識地顯露出來,這些構型和主題也描述了當時社會人所理解的或所希望見到的一種社會」。

一種新的文化史必須觸及社會的下意識層面(或集體無意識),一個遠離表層化的社會現象的層面[4]。


既然如此,在歷史研究中,有意義的不再是個體的再現(即個體認為社會是這樣或應該是這樣),而是與思想系統與信仰吻合的結構和主題。這種結構和主題往往在翻天覆地的政治和經濟的變遷中還繼續存在。

  勒戈夫(Jacques Le Goff)使用「心態」(mentalité)這個術語來指「一種超歷史的東西」。對他來說,心態本身就是一種結構,而個體並不一定意識到這種結構,因為它顯示了他們思想中非個體的內容

為了剖析這個心態,勒戈夫指出歷史研究中的兩個階段:首先,分辨出「考古心理學」的不同層面和碎片;其次,分析「心理組織系統」如何以特定的方式使藝術品或文獻系列化。儘管他說心態史的細節不在於它的資料而在它的方法,他還是列舉了文學和藝術品(因為「它們不是客觀的現象而是客觀現象的再現」),大眾媒介(因為他們是心態系列化並得以體現的主要載體),和那些社會傾向和行為的邊緣的或失控方面,這些方面間接讓我們知道了當時主流或中心心態是甚麼[5]。

  夏提亞和勒戈夫的見解與克拉考爾(Siegfried Kracauer)對電影歷史的反省很相似。克拉考爾說:「電影所反映的不是顯而易見的見解,而是心理傾向——那些集體意識很深層面、意識層面以下的那些東西。」[6]

這些文文歷史家的見解為我們目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從現代中國社會、經濟和政治的角來說,本書採用的文獻資料是細碎、不重要的,或至少是邊緣的。不像五四運動或抗日戰爭這些巨大的歷史事件,本書材料所關注的是民國上海社會的文化傾向和行為,這些傾向和行為並沒有體現社會進化模式下的歷史進步,而是體現了罕為人知的、很少被直接提到的而且經常是下意識的心態世界,一個信仰、象徵、文化模式的世界。舉例說,晚清知識份子的心態以色欲傾向和道德上的自狂為特色,不僅使明星、舞女、電影和出版物中的娼妓形象的再現帶有這種傾向,而且促成了道德倫理劇這種藝術類型在文明在文明戲和早期電影中的出現。這種心態的痕跡還出現於30年代的左翼作品中。如1935年的《船家女》中,有幾個「藝術家」觀賞女模特兒的性感軀體,他們以模仿法國藝術頹廢風格來增加觀賞樂趣。像這樣的例子在民國上海的電影、文學、畫報中處處可見。如果將它們綜合起來看,作為總體中的一部分,它們顯示了一定的行為模式、思想系統和心態結構,這些對上海這個現代化城市來說是很典型的。


  而且,心態史的最大特點是,從長歷史的視角來看,這些心態頑固地存在著。本書對民國上海電影和城市文化的重訪,將鼓勵我們再度思索在新的世紀末中國電影文化的變更。90年代,在香港、臺灣和海外資本的支撐下,作為新的「海派」商業文化正在製造城市娛樂的新時尚(舞廳、KTV、迷你吧、搖滾音樂會、肥皂劇、輕色情雜誌),在這個文化中,某些老上海心態再度出現,而影響也遠遠超越了它原先的地域邊界。

  更有意思的是,橫掃一切的商業大潮已淹沒了中國電影研究的象牙塔,而且根本改變了當代電影理論的方向。到90年代中期,已經有資深電影學者宣佈,「電影首先是一門工業,其次才是一門藝術」,進而推論,「電影藝術不可能是個體化的藝術」,「電影製作中並不存在商業化和藝術創造間的矛盾」[7]。無獨有偶,這種電影業向商業壓力投降的現象已經重演過,尤其是20年代末和日據期間的戲曲片和武俠片的商業化傾向。90年代初,在重審30年代電影評論界的爭論之後,一位老評論家提到上海電影發行公司的呼籲:「還電影作為娛樂商品的本來面目。」他為自己的文章取了一個極具諷刺性的標題——〈電影的「輪回」〉,暗示了中國電影在30-40年代的左翼電影和50-60年代的現實主義電影的輝煌之後,又回到了10-20年代的貧乏起點[8]。事實上,90年代中國與20、30年代上海不可思議的相似性,一定會從此不斷困擾現代中國的歷史文化學家。在這個意義上,本書完成兩種意圖:重訪豐富的中國文化史,並對新世紀的研究進行初步展望。


注釋:
[1]Michel Foucault,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New York:Pantheon,1972).
[2]赫馬:《上海舊話》(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頁49-50。
[3]1925年包天笑作電影劇本《小朋友》和《空谷蘭》,1926年周瘦鵑作《遠金記》。
[4]Roger Chartier,Cultural History:Between Practices and Repre-sentaions (Cambridge:Polity Press,1988),1-14.
[5]Jacques Le Goff and Pierre Nora,eds.,Constructing the Past:Essays in Historical Methodolog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167-69.
[6]Siegfried Kracauer,From Caligari to Hitler:A Psychological History of the German Film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7),6.
[7]邵牧君:〈電影首先是一門工業,其次才是一門藝術〉,《電影藝術》,1996年第2期,頁4-5。
[8]舒湮:〈電影的「輪回」〉,《新文學史料》,1994年第1期,頁72-93
“民主與科學”網站(http://www.dvscn.net)搜集整理於2002-05-25

=================================================================================

May 27, 2004

書名:張英進(2001)。〈游離於香港與上海之間:懷舊,電影,文化想像〉《中外文學》29卷10期。台北:中外文學。p.51-p.67。

【摘要】
  張英進的〈游離於香港與上海之間:懷舊,電影,文化想像〉,藉描述香港懷舊電影的特點,突顯香港與上海之間的文學文化聯繫,並分析反懷舊電影的趨勢,以深入探索「懷舊」這個概念的複雜性。

  本文旨在探索作者指稱的世紀末現象:千禧年之交的九○年代後期,「懷舊」現象同時在"電影、文學、學術界盛行。"

  首先將重點放在「香港的懷舊電影」及其學術界引起的重視。其次放在「後社會主義的中國大陸所同時產生的懷舊與反懷舊」。此文,「作者透過"描述懷舊電影的特點",將香港與上海的文學聯繫突顯出來」,並透過近期電影中反懷舊例子,指明懷舊諸概念的問題。最末,此文從「新的空間與地域理論的角度批評學術界的懷舊」。

【心得批評】
  作者文末明確指出,詹明信所說的"後懷舊"傾向分析還為時過早,作者認為「不斷變動的權力和意義空間」的理解乃為中國很多導演對一個全新的城市世界,重寫策略目的體現;然而作者的指稱並未明顯且完整的說明其批評懷舊之後的目的僅是落在香港和上海之間所存的風格及相似處還有待開發空間?並無指出其間差異之處,和新空間與地域性在全球性也應納入在地性之中,該如何展開此兩個城市的思辯空間??)

【大綱】
一、懷舊電影與香港的歷史邊界性
二、從香港回上海:張愛玲與詮釋懷舊
三、《股瘋》與反懷舊
四、空間,地域,類型

【焦點】

1. 香港懷舊電影的開端?
關錦鵬《胭脂扣》(1987)-李焯桃(30和80年代的對比)
許鞍華《傾城之戀》(1984)-焦雄屏(40年代早期的香港和上海並置)
PS:「懷舊電影直到全面"商業化後"才流行起來」-朱穎琪

2. 懷舊傳記?
劉國昌《五億探長雷洛》(1991);潘文杰《跛豪》(1991)

3. 懷舊喜劇?
陳可辛和李志毅《新難兄難弟》(1993)

4. 大量的懷舊電影將背景設置在20~40年代之間的香港或上海,或者兩者兼有,如:關錦鵬《胭脂扣》(1987)、《阮玲玉》(1992)、《紅玫瑰,白玫瑰》(1994);徐克《上海之夜》(1984);粱普智《等待黎明》(1984)、《上海教父》(1991)等;大部分的香港懷舊電影還是對"50、60年代的香港情有獨鍾(洛楓認為:「源自50、60年代的香港作為現代城市開端的這個事實;這是香港殖民地時期的黃金時代,政府施行不干預的自治政策與言論自由,促使經濟繁榮。80年代中期以來,尤其是隨1997年香港回歸期限的接近,在殖民地中學歷史教材中長期空白的當地歷史,開始對香港電影人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

5. 張藝謀《搖啊搖,搖到外婆橋》(1995)(香港湯臣資助)

6. 在現代中國的文化想像中,上海常常是西化的,陌生的,異國情調的,女性化的,不貞節的,不道德的。

7. 「懷舊」,阿巴斯(Ackbar Abbas):「不是過去記憶的重現,而是將記憶重新拉回過去。」(因此,懷舊是積極的情感投資,一種透過回憶和回顧的情感付出,在電影中經常伴隨畫外音出現。)

8. 李歐梵:「香港是上海的"他者(大部分體現在30和40年代的上海現代派作品中),而上海也是香港的"他者(體現在當代香港的懷舊電影中)。」

9. 很多學者指出,香港和上海之間的「銀幕」接觸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

10. 地域並不只有一個固定和無可質疑的身份
11. 空間-有關種關係構造出來的
12. 「全球性」是地域性的一部分,外面是裡面的一部分


張英進,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文學系教授,比較文學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榮獲2003-2004年度美國福布萊特(Fulbright)基金會中國文化研究專案獎。英文著作有:《中國現代文學與電影中的城市形象》、《多元世界的中國:中國比較文學論文集》、《民國時期上海電影與城市文化》、《審視中國:當代中國電影研究述評》、《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百年電影史》等。


註解1:美國資深電影學者陳力(Jay Leyda)曾在《電影》(Dianying: Electric Shadows: An Account of Films and the Film Audience in China)(MIT 1972)一書開頭裏,詳細描述程季華與電影資料整理的情況。而後,程季華曾在八O年代三次赴美講授中國電影史課程,目前重要的中國電影學者(如白杰明、張英進、焦雄屏)都曾經是他的學生。對於中國電影在英語世界的研究,具有開創性的貢獻。(節錄-文化研究與電影:歷史與文選

註解2:電影相關文化論述在兩岸的出版狀況一時保持長紅,而英語世界中關於「華語電影」的討論文字,在過去一兩年內爆增。已經出版過數本有關中國電影、文學、文化研究專書的張英進教授,最新近作《銀幕中國:當代華語電影的批判性介入、電影組構、跨國影像》(Zhang Yingjin, Screening China: Critical Interventions, Cinematic Reconfigurations,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2.)(節錄-電影研究就是文化研究:出版「熱潮」
--------------------------------------------------------------------------------
相關連結:
1.中国电影中的民族性与国家话语

2.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

3.三部無聲片中上海現代女性的構形

4.重繪現代主義的文化地圖——史書美《摩登的誘惑》


5.電影筆記
=================================================================================


活動名稱 國際華人學者講座:影像、後冷戰、全球化

活動網址 http://www.cecs.nctu.edu.tw/ec-08.html
主辦單位 資訊科學系 聯絡單位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活動地點 人社二館106研討室 活動類別 演講
活動日期 2004-06-01~2004-06-09 活動時間 請見活動內容
活動內容

--------------------------------------------------------------------------------
主題:影像‧後冷戰‧全球化

主講人:戴錦華教授‧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教授
地點:交大人社二館106A研討室

時間:93年6月1日至6月9日

演講內容:

2004年6月1日 晚上6:30
I.主體想象,知識份子與中國電影
在這一單元中,講者將重點討論20世紀中國知識份子主體結構的形成和變化,討論其中的國族創傷情境的陳述、他者形象的選定,如何建構出某種壓迫/反抗、施虐/受瘧的自我想象;其中性別身份的差異、認同呈現的匱乏,如何造就了觀看方式中欲望結構的中空。視而不見、身份錯認、性別表像錯位,因此成了中國電影潛在的敘事和視覺主題;同時成一種呈現、建構、質詢社會權力結構、國族身份的修辭方式。希望通過相關討論,展示思想史論題與大眾文化實踐的相關性及其落差。

2004年6月2日 下午2:00
II.內部移民的故事
在這一單元中,講者將討論在中國介入全球化的進程中,移民潮的湧動:這既是全球性的第三世界朝向發達國家的移民,又是中國城市化過程中由中小城市朝向大都市、由鄉村朝向城市的、由鄉村朝城市的、規模巨大的內部移民。講者將通過一個稱謂:盲流、文化盲流、北漂、漂一代、飄一代;打工妹(外來妹)、民工潮、外來工、農民工、外省青年兩個相關序列的變遷,討論文學、大眾文化如何成為一個完整的新意識形態建構過程的有效參與者。講者將通過一系列大相徑庭的文化文本——暢銷書、電視連續劇、小劇場戲劇、電影、文學現象討論這一在多個面向上發生、通過多種話語形態顯現的社會變遷過程。

2004年6月8日 晚上6:30
III.後社會主義時代的敘事修辭
在這一單元中,講者將從90年代某些大眾文化現象入手,討論90年代中後期,中國社會漸趨急劇的資本主義化:私有化、市場化、全球化過程;在講者看來,這一過程直接呈現出社會的財產再分配與階級重組。在這一事實上相當殘酷的階級分化過程中,女性群體無疑“入選”為社會犧牲的“最佳人選”。但女性、性別議題卻更加深刻地迷失在中國/“世界”、冷戰/後冷戰、“進步”/“倒退”、城市/ 鄉村的多重座標間。在電影與大眾文化的呈現中,性別成了一種至為有效的社會修辭方式,用以呈現並遮蔽急劇的貧富分化過程。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後社會主義的政權,一邊全力推進資本主義化的進程,一邊卻顧忌於名曰“社會主義”的統治合法性,而相對迴避過分赤裸的階級話語,性別作為一種“委婉”的社會修辭方式因之而成立。一邊是女性與關於女性的寫作漸次被整合在新主流意識形態的敘事之中,而另一邊則是女性的與底層的電影書寫開始攜帶中國社會階級分化的現實浮出水面。在這一單元中,講者希望在對1990年代中國社會激變的現實的描述和討論中,再次提出並質詢關於性別與階級的“老命題”,重新探尋後結構主義、後現代語境中的意識形態與宏大敘事的功能角色。

2004年6月9日 下午2:00
IV. 後冷戰時代的權力與歷史敘述
在這一單元中,講者將結合當代中國著名電影導演攝製的三部刺殺秦始皇的影片:《秦頌》(導演周曉文)、《荊柯刺秦王》(導演陳凱歌)、《英雄》(導演張藝謀)入手,討論世紀之交中國社會的權力變局:與中國介入全球化過程、似乎有望進入全面經濟起飛的過程相伴隨,是面對日漸嚴重的中國社會的內部問題與中國在新的國際情勢間所處的微妙地位,中國社會的、特定的政治保守力量的再度整合(當然,在一個失去了方點陣圖——進步/倒退、變革/保守、左與右的世界中,我們必須在具體的現實情境中定位所謂政治的保守與反動力量)。在市場、跨國資本、新富階層與名曰共產黨的官僚政權的重新整合?新的強勢利益集團的同時,中國知識界漸次呈現出深刻的分化狀態。相當一部分1980年代的中國批判知識份子(包括藝術家)漸次放棄、喪失了他們的社會批判鋒芒。作?80年代特定社會文化修辭的“反叛之子”衝擊父權秩序的?事開始消隱,相反開始以確定無疑的男性主體身份/“英雄”建立某種與權力象徵認同的敘述。絕非偶然地出現在90年代的三部“刺秦”故事,或許不期然間呈現了這一社會文化與敘述的變遷過程。但需要提示的是,類似影片大都不僅是本土電影工業產品,而且有著確定無疑的國際資金背景與國際市場訴求,因此電影文本中的男性敘事便同時承擔著“中國”敘事的功能。講者將在這一單元中,敘述此間更為複雜的現實情形,其中包括大眾文化文本中的女性的歷史書寫所呈現的同一趨勢。講者將在這一新的全球化的現實語境中,重新探討新的理論資源與社會批判的可能性空間。


個人簡介:

戴錦華教授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 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教授。戴教授曾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 文學系,1987年主持中國第一個電影史論專業課程。1993年任教北京 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開設「中國電影文化史」課程,教 授西方電影理論史、文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 等課題。1995年建立中國第一個比較文化研究室,研究影視文化與大 眾文化。1996年受聘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系兼職教授。1997年 ,獲得美國LUCE基金的支援,展開1997—2001年的「中國當代大眾文 化研究」計劃,獲資助建立大眾文化研究資料室。

戴教授曾受評選為北京大學「跨世紀青年學術骨幹」,獲日本「世川 良一優秀青年獎學基金」。分別獲得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頒發「女性 文學研究開創獎」和「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相關著作:

1.浮出歷史地表—現代女性文學研究,與孟悅合著,河南人民,1989。時報,1993
2.電影理論與批評手冊,科技文獻,1993
3.鏡與世俗神話——影片精讀十八例,中國廣播電視,1995
5.猶在鏡中——戴錦華訪談錄,知識,1999
6.隱形書寫:1990年代中國文化描述,江蘇人民,1999
7.鏡城地形圖,聯合文學,1999
8.拼圖遊戲(隨筆集),山東泰山,1999
9.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北京大學,2000
10.斜塔瞭望,遠流《電影館》系列,1999
11.涉渡之舟:新時期中國女性寫作與女性文化,陝西教育,2000
12.Cinema and Desire:A Feminist Maxism and Cultral Politics in Dai Jinhua's works.
Edited by Jing Wang and Tani Ballow, Verso, 2000
13.書寫文化英雄:世紀之交的文化研究,主編並撰寫,江蘇人民,2001
14.印痕(隨筆集),河北教育,2002

來台活動:

1.第22屆比較文學會議:「危機中的身分政治危機中的身分政治」
2.「隱形書寫—北京新興商業區的階級分化」演講,東海大學主辦
3.國科會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演講:「階級、性別與文化表演──兼論文化研究在北京的實踐與問題」
4.「亞洲比較電影研究的問題與問題意識」座談會,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主辦
5.來台開設課程:1998春季,於輔仁大學比較文學所與陳儒修、劉紀蕙合授「中國電影文化史」

☆☆請上活動網站報名區報名☆☆
----------------------------------------------------------------

聯絡資料
聯絡人 洪慧芳
聯絡電話 03-5131593 FAX 03-5734450
網址 http://www.srcs.nctu.edu.tw 地址 新生館212室
================================================================

May 25, 2004

網站:上海風情話

本週閱讀:三城市-上海/香港/多倫多(城市.空間.電影)5/25(二)~5/28(五)

書名:柯裕棻(2002)。〈消費:大眾,文化〉《中外文學》31卷4期。台北:中外文學。p.9-p.19。

書名:朱耀輝(2001)。〈(不)真實香港:後殖民香港電影的「全球/本土」文化身分〉《中外文學》29卷10期。台北:中外文學。p.6-p.18。

書名:劉紀雯(1997)。〈多重孤獨,多重空間:加勒比海-加拿大作家的多倫多空間想像〉《中外文學》25卷9期。台北:中外文學。p.133-p.158。

書名:張英進(2001)。〈游離於香港與上海之間:懷舊,電影,文化想像〉《中外文學》29卷10期。台北:中外文學。p.51-p.67。

==========================================================================================

May 24, 2004

閱讀:全球城市的自我形象塑造:談老上海的懷舊論述(黃宗儀)

本文作者發表於:2003文化研究學會年會

操作方式:以上海作家王安憶的作品為文化文本探討全球城市之意識型態運作於日常生活空間所造成的種種張力。

a.近年來討論上海全球化過程的論述

b.上海全球城市建構的意識形態與東京類似,皆兼具回顧歷史與尋求典範兩個重要元素。

c.作者認為:歷久不衰的上海懷舊風潮,其實不能僅就歷史記憶或文化產業的框架來分析,而必須思考上海全球化過程所需營造之空間意象。一種積極快轉到過去的集體慾望。

d.老上海既是過去,也是全球都市的未來。老上海的獨特時空既是可供回望的城市歷史,又具備如今發展大計的全球城市雛型。

e.強調老上海比今日世界許多城市更早群球畫。

f.一般對上海懷舊批評的主要論點為:「懷舊意識」常為全球資本所用,使老上海成為象徵「文化資本」(symbolic culture capital)。如,阿巴斯認為,上海的「古蹟保存」即是文化遺產資本化的徵狀之一。

g.消費空間:從各式復古的上海酒吧、和平飯店的老爵士演奏、以百樂門為號召的舞廳與娛樂城,到石庫門為標誌的新天地休閒廣場,「懷舊似乎只是當代流行消費的代名詞」。

h.鼓勵城市居民藉遊懷舊串聯起斷裂的時間,佐以「與世界接軌」的空間想像。

i.王安憶字裡行間顯露的往日風華難在的失落不安與全球化大話所宣揚的心上海夢形成對比,讓人得以重思都市計畫語言中雙重鏡相型塑的理想全球城市。

j.王安憶懷舊書寫抒發的新不如舊、新上海浮華無根的感嘆,或可"說明全球城市空間與在地上海人日常生活之間的距離"。

k.如今新上海的繁華樣貌充其量不過是永恆不變的老上海失真的複製、不可恃的倒影。
l.真正的上海本質是在家常瑣事、里弄人情之間。...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微粒」加總起來,造就了王安憶心中不朽的上海。相對於城市的"標誌化"發展,王安憶希望將上海生活細節標誌化。

=========================================================================================

May 23, 2004

挑戰邊疆:文化研究與政策研究 p.365-p.403

A.傳統政治經濟學,偏重:
a.切入:從特定時候佔據支配地位的「資本型態」,「讀出」國家機器與其它「上層結構」的力量

b.分析:全部的社會整體,以此轉變社會

c.關鍵:堅持「資本」為影響大局的主要能量;社會分析的起點應該是「商品化」的過程(PS:避免分析基礎是個人主義與市場理性-政策科學)

B.文化研究,觸擊:
a.切入:立論起點是,文化不只是優勢精英所生產,文化是普通的、日常的生活產物,由所有社會行動者生產。

b.分析:從分析「典籍文學」到分析「日常生活」(文學的變化,「扣連」於歷史過程)。

c.關鍵:文化研究包含「廣泛的知識運動」,集中在「建構文本的意義」(文本:指涉所有形式的社會傳播)。

d.基於:起源許多,包括一股反對學術正統動力,尤其是學院中偏向以學科典籍作為知識架構的正統(如英語文學)。

--------------------------------------------------------------------------------
【向邊界學習:文化研究】

A.文化研究 & 政治經濟學
a.借鏡1:文化研究提醒了政治經濟學-「權力」亦在小的層次運作(政治經濟學集中在權力的宏觀社會組織,並以其方法論討論之)

註解:文化研究注意到社會動能的「多重面貌的形式」,具有大放能量的潛力,各面貌均有自己的主體性與意識,這對「政治實踐」具有重要的活絡意義;但是政治經濟學的分析卻很少對此著墨---可以理解政治經濟學:一方面醉心於分析「商品化」的律令下,文化有些什麼面貌,文化生產如何「被納入結構」;但另一方面,誠如Johnson,政治經濟學應該納入文化研究的成果,因為「資本主義與其它社會關係對於現存語言與論述規則,造成了政治經濟學也未預見的效果,特別是階級與性別抗爭,對於不同社會符號與符碼,更是造成了特定的效應。」(即只是以階級的分裂作為組織抵抗力量,均將徒勞無功)

b.借鏡2:文化研究提醒了政治經濟學-「權力」具有「交互主體的性質」,而我們透過「觀察技術」,可以察知其存在與運作(文化研究豐富了政治經濟學對於權力的瞭解)

c.呼籲:運用「方誌學」取向來從事文化研究的人,其侷限性在於
「方誌學很適合用來敏銳地研究當代特殊的文化情境,但它必須"超越在地邊界所設定的狹隘範疇",它必須要能"振興一種意識",讓我們"領悟生產/分配與消費、一般與特殊",以及"全球與在地之間的連結"總是存在不對等關係。」

註解:方誌學並不是那麼「系統化」的方法論。更何況,閱聽人與生產/分配文本公司,具有相同高度的文本生產能力,簡直就是跳躍思考所得到的結論。


--------------------------------------------------------------------------------
【政治經濟學的回應】
A.相同:
a.「權力」-政治經濟學賦予「權力」相當重要的分量;「權力」凝聚而被納入結構,「權力」已被納入社會制度的結構中(政策研究則認為權力分散不集中,是社會場域之中,許多運作力量之一)(文化研究並沒有忽略「權力」,並且以許多方式呈現理解「權力」的方法,特別強調「權力」之個人的、在地的與交互主體的面向;接近於政策研究),是塑造社會場域的一股核心力量(「權力」雙重意指:1.指達成目標需要用的資源;2.指社會科層之內的控制工具)




==================================================================================

閱讀:傳播政治經濟學與文化研究的對話附錄p.407-p.413


《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1998)一書,譯者馮建三於書末附錄中,闡述和補充本書在"傳播政治經濟學與文化研究"如何對話/過招?援引《大眾傳播的批判研究》(1995)第一期的政治經濟學和文化研究對話,這場"辯論"論及了若干實質問題(如虛假意識與知識分子等),彼此互指對於傳播研究文獻沒有讀清楚;或對方誤讀文化研究或政治經濟學的文獻。


1.1977年(我出生的前一年),英語界最早從事傳播政治經濟學教學與研究的Smythe(註:《當代》(1995.10),頁12-17)。指出:西方馬克思主義忽略『從媒體為資本服務的經濟角色切入』(而以媒體在當代資本注意的"意識形態功能"-即日後我們稱之為「文化研究」代表人物)。

2.1998年,Murdock&Golding

3.產權、經濟分析---經濟動力、媒體再現/文本/想像之間的聯繫

4.1990年,James Curran(柯蘭)

5.雙方對話刊載《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NO.1)(1995)

6.早期的文化研究也試努力於找出,究竟是在"哪些機制下",致使受支配階級瀰漫於某種意識形態,「虛假意識」(受支配的人數遠多於支配者,卻不能以行動支持解放、推翻資本文明的事實),致而不能被動元來支持解放志業。--崗恩認定:"均是相通,都是推翻資本主義的支配為終極目標"。

7.文化研究-「接合」(articulation):致力於研究生產、消費、政治、意識形態之間如何扣連等等。(愉悅-是會被利用的)---(崗恩回應:各種差異的接合分析是重要的,但若分析的目標,在於增進推翻支配的結構之支配,那麼,並不是所有接合均具有同等值得優先分析之地位。

8.文化研究者決對不認為所有權力形式都可以用資本主義的關係或經濟標準來解釋。

9.文化研究與政治經濟論的關係是怎麼樣,並不是關鍵,重要的是當代資本主義的問題如何「接合」於文化政治的分析,就此來說,文化研究從來也沒有拒絕政治經濟論,只是拒絕某種政治經濟論(即是認定每個時候和例子,經濟力都在決定)。

10.馬克思主義的文化研究必然要能掌握當地的宗教、家庭、美學、政治等等知識(即避免離開一般民眾太遠,雙方陷入自己熟悉的術語)。卡瑞說:「文化研究不是什麼打倒資本主義的先鋒部隊,它只是一種企圖,想要與我們稱之為"勞工階級"或"一般民眾"的人,展開對話或與其經濟有所交接。」

11.威廉士曾說:「研究任何文本、作品時,首先應該注意這些成品的(生產)條件」、「所有的基本運作都來自統合資本主義產權的核心要素」;霍爾也指出:「意識形態的環境如何被結構」的「必要起點是產權與控制的結構」。

12.文化研究的原始企圖之一,正是打破學科分野

===================================================================

一本學術書/一個專業網站:上海影城

寫一本書吧!為自己在研究所留下紀念的足跡...
2004/05/22開始爲畢業論文努力,也同時一併實踐一本身兼學術性且一個專業網站的作品!不要遲疑開始行動!

這本書,先給一個概念的話,如麻省理工在許多報告一樣,先給自己報告的實踐做法,給一句話語:"上海的影中城.城中影跨國消費文化"

內容:

1.拍下200張"照片"作為影城和這個城市的對話
2.每天寫下"手記",為自己和這個城市對話下註解
3.閱讀它的故事,"書籍"做對照
4."報刊.畫.資料"建構起一條認識的路,一條走進影中城.城中影的走廊
5."人物"~人的感性,如何陳述?如何建構自己對影城的印象?腦海中浮現的,不如實際"採訪"/"拍攝"!

工具:

1.數位相機

2.錄音筆

3.攝影機

4.筆記本


PS: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

=============================================